正文 3.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1 / 2)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將煩惱說出來,尋求解決的辦法是解脫煩惱的最好途徑。

有人認為,生活在新世紀的這一代學生是最幸福的,有如此優越的學習條件,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其實,他們也有他們的煩惱,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故事吧!

學習的煩惱

一些同學抱怨說:“在學校裏,幾乎沒有老師教過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學習,因此我們隻好依靠自已,努力掌握重要的知識和技能,結果我們隻吸收了那些需要我們掌握的知識技能的10%,甚至還不到10%;也幾乎沒有老師教過我們如何有效地記憶,於是我們常常會在平時的小測驗或正式考試時忘記一些非常重要的內容;沒有老師教過我們如何有效地閱讀,因此我們感覺閱讀書籍、雜誌和報刊競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緩慢而沒有成效的事;沒有老師教過我們如何有效地傾聽,於是我們發現每當一堂課結束時,我們曾經聽過的內容就像沙子從漏鬥治過一樣,從我們的頭腦中流走;甚至也沒有老師教過我們如何有效地思考,於是我們常常在學習時鑽牛角尖”,在各種考試中縷遭失敗,學習節奏總是比別人慢半拍”。

有這種思想的同學,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他們覺得自己從小就不是學習的料,而且這種想法根深蒂固,就像一個人沒法改變自己的身高一樣,對自己天小的學習能力同樣也無能為力。

說實在的,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困難重重、壓力不斷、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有些同學由於學習不好而常常把自己看作是班裏的差等生,對他來說,學習已成為一項艱苦繁重的、枯燥煩人的、難以勝任的任務,甚至一想到自己將必須學習某些新的課程,就會產生厭煩和懼怕感。

一些同學現在仍然是死記硬背,老師常常要求學生成百上千次地重複書本上的內容,直到達些內容在學生的記憶中根深蒂固為止。其實這樣做是無用的,學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把所學過的內容忘得差不多了。

這樣,同學們就隻能撐握一些粗淺的、低效的學習方法,可是這些學習方法無法應付任何學習挑戰。因為它不僅不能加速,甚至還可能影響學小獲取知識的進程,使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付以多而收獲少。

漸漸地,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的對學習的反感,以及老師有關學習的某些錯誤說法,使同學們相信自己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取得成功。當同學們麵對一項學習要求時,頭腦中就不斷浮現有關學習的種種錯誤念頭,從而使自己對學習產生緊張或失敗感。這些錯誤念頭主要有:

“不會學習”。

“學習枯燥乏味”。

“記不住學了些什麼”。

“對這個科目沒有天賦”。

這些錯誤念頭讓同學們認為學習幾乎是一項注定要失敗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老師不厭其煩地要求重複那些學習內容,就會使得同學們在聽每一堂課時都會產生焦慮感,甚至還可能產生自我催眠的作用,這樣下去,大腦在最需要開動的時候卻關閉了。因此,學習效果是極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