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異中求同,同中求異(1 / 2)

隻有學會用心去想像、去思考,去尋找事物之間的異同,才會有所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這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國人的共識。異中求同與同中求異的能力對提高學習能力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因此,花一些心思在看起來彼此沒有什麼聯係的事物上,觀察它們是否有相同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往往會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獲。而關注彼此有聯係的事物,用一種適當的方法,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這樣更能使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

異中求同

異中求同是指從多種不同的情況下,排除不相幹的因素,找出共同的因素。例如:

以前許多地方流行甲狀腺腫大,人們不知道是何原因,衛生保健人員進行了多方麵調查比較發現,這些地區的人口、氣候、風俗民情等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情況,那就是土壤和水流中缺碘,居民的飲食和飲水也缺碘。結果經過各種分析比較和驗證發現,缺碘是引起甲狀腺腫大的原因。

異中求同法是形式邏輯思維中尋求因果關係的一種方法。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用多種因果聯係的分析。如果同學們把它

與尋求原因的其他方法結合起來,就能提高其可靠性。

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求同辨異

創造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學習的獨創性。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獨立果敢的品質。因此,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敢於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不謀求唯一正確的答案,求同辨異。

比如,大多數老師在課堂上~總會給學生留出“時間空白”,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這就給同學們提供了討論學習的機會,在討論過程中,同學們所提出的意見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信息刺激,如被理解就會被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裏,於是新信息與舊信息融合,或與其他各種信息融合,便會產生一些新異的觀點,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過聯想作用激活另一個有價值的新觀念的萌發,這種新觀點便是同學們在求同辨異中創造性學習的結果。

在討論學習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打破“人雲亦雲”的思維定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提出新的觀點。

二、立體思考

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學會縱串橫聯,立體思考,從事物的方方麵麵的聯係上去發現問題,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一個學習內容,要用發散思維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麵進行分析判斷,找出縱、橫係列和他們相交叉而形成的立體係列,使自己的學習既有深度又有廣度,以點燃創新的思想火花。

三、敢於推陳出新

同學們要以創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在學習方法上要推陳出新而非墨守成規。同學們應擺脫思維定勢,多用變向思維思考問題。變向思維是打破常規的思維,它有利於創造新思想的培養。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該認識到盡管最終所學到的知識一樣,由於學習方法的新穎多樣,學習效果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