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緊緊抓住美麗的愛情(2 / 3)

當你遇到一位自己喜歡的男孩,在什麼都沒有開始時,你要是以為“他不一定喜歡我”,那麼你可能會真的失去他,失去選擇的機會。

還有的女孩剛開始就想:“如果被拒絕了,那該怎麼辦?”或者,“他態度很冷淡,我如何是好?”

其實大可不必存在這些顧慮。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如果被拒絕,我該怎麼辦?”那麼,你永遠也得不到一個真愛!

很明顯,問題並不在於會不會被拒絕,而在於克服這種自卑不安的想法以及自愧不如人的心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假如你很想與自己喜歡的男友約會,你可能會在電話旁呆坐半天,拿起電話想撥號卻又放下,就這樣反反複複,猶豫不定。

事實上,隻要你勇敢地撥一次電話,事情就會完全解決,你也就從此掙脫了那種焦急如焚的心境。即使遭到拒絕,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隻要保持輕鬆、寬容的心情就會感到焦慮不安都是多餘的。因為你做了件值得和應該做的事情。

你應該知道,這種怕對方拒絕引起的恐懼感,往往比實際被拒絕更使你難受。其實,男子表示冷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已經結婚或訂婚了;也可能他正有一個熱戀的情人;也許工作搞得他很忙碌煩躁;也許他是一個內向羞怯的人;也許他目前的情緒不太穩定;也許他有些矛盾……因此,你完全沒有必要將所有過失都歸結於自己。即使你知道對方不喜歡你,你也不要自卑,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沒有什麼欠缺,沒有你,我也一樣可以過得很好。或許,會過得更好!”

你以這種方式和方法來慰藉自己的心靈,穩定自己的情緒,相信在不長的時間裏,你就能夠再度敞開心懷,露出微笑,消除一切不如意和不愉快。

其實,被人冷淡、甚至遭人冷落,在人的一生中是難免的。如果你太介意了,不是覺得你太微不足道、蒼白無力了嗎?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因為那麼一點小小的機會,就能使你變得快樂無比。機會往往可能是身邊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隻要一出現,你就應想方設法將它抓住,即使遇到再大障礙和挫折,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如果你最終真的能找到一位合適的男友,那麼,遇到點阻力又有什麼關係呢?

(4)不要期望男人主動做出承諾

男人在戀愛中不願意給女方以過多的承諾,甚至根本就不做承諾,這一直是女人猜不透的謎。雖然他們已經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了他們的立場,但是要得到他們的口頭承諾卻很不容易。聰明的女人懂得如何用巧妙的語言引起男人心靈的震撼,迫使他們對愛做出承諾。

再次強調,處在20多歲青春妙齡的你,在愛情方麵,不要守株待兔,錯失良機。去創造吧,敞開你閉塞而狹小的內心世界吧,它能容納生命中更多美好的東西,它可以讓你愛個夠!當你預感到愛已悄悄地爬上你的心頭時,請你一定注意:愛,需要含蓄與羞赧;愛,更需要表白!

親昵有度

現實生活中,在大街、公共汽車、影劇院甚至學校的教室和食堂這樣一些公共場所裏,有些熱戀中的青年男女,模仿西方愛情生活中的摟抱接吻,仿佛這樣才稱得上浪漫、時髦。

不錯,生活在現代社會,愛情這個禁區被打開了,青年男女們可以敞開心扉,自由地談情說愛了。

有愛情便要表露,便要盡情地享受青春的歡樂,這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在稠人廣眾的公共場所裏,不顧一切地狂熱表現出來,就未免有點不雅觀了。

公共場所是人們從事公共活動的地方。在公共場所活動的人,年齡、經曆、思想、感情、誌趣、愛好各不相同。為了使大家能正常地開展自己的活動,任何一個到公共場所來的人,都必須遵守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自己的行動不能影響、妨礙別人的活動。

熱戀中的愛情享受,完全是當事者的私事,非要到公共場所在眾目睽睽之下表現得那樣淋漓盡致,實在無此必要。這些青年人可能是受了某些追求感官刺激的商業影視中那些戀愛方式的影響,而把我們中華民族在愛情生活中的優良傳統作為封建毒素一概否定了。

其實,即使是西方各國,人們的戀愛也並不一定像某些電影中所渲染的那樣。各民族的戀愛方式各有特色,在這一點上我們中華民族大可不必同西方各民族劃等號。對於男女之間授受不親的封建遺風,對於道學家看見婦女露胳膊便斥之為傷風敗俗的偽善言辭,我們當然要摒棄。

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和發展的倫理觀念,也有優良的傳統和合理的成分,決不能不加區別地全盤否定和拋棄。應當說,我們民族表達愛情的方式是熱烈、含蓄、慎重、羞澀,委婉細膩,內涵隱秘。這是中華民族性格上的一種內在美,這種優良傳統的產生和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由長期的經濟、文化、環境和心理、素質等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尊重、珍惜和繼承這種民族傳統,同封建遺老們叫嚷“保存國粹”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傳統的確也一直為全國人民所珍惜,那些自命浪漫、時髦的青年男女盲目模仿西方的舉動之所以引起非議,原因恐怕也在這裏。

1866年,當保爾·拉法格同馬克思的女兒勞拉戀愛時,馬克思曾寫信告誡拉法格說:“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多的親昵。”這段話,值得每一位戀愛中的女人深思。

充滿激情,不失理智

熾熱的愛情之火很容易引燃,但是把握住分寸和進行有效的控製卻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夠做到的。而成功的女人在這方麵的做法常常是:既有激情,又保持理智。

伊莎多拉·鄧肯,是美國著名的女舞蹈家,世界現代舞派的創始人。她開創的現代舞異彩紛呈,風靡全球。同時,她也是踏上現代情場的“舞蹈女神”,與她一起伴舞的,是她的摯友,她的戀人,她的丈夫。這些人給她帶來了歡樂與幸福,也帶來了苦惱與麻煩。最恣意抒情的現代舞蹈也有疲遝、停止之時。這位情場現代舞的女主角的舞技是舉世矚目的,但她也有跳得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停止的時候。然而愛情的精靈永遠活躍在她的心間,並且與她的舞蹈一樣,給人以感召,給人以鼓勵。這一切都需要有一顆熱烈而明智的心靈,需要付出巨大的犧牲。鄧肯的一生充滿了現代女性最熱烈、最浪漫的情感體驗,這與她那最奔放、最自由的現代舞蹈藝術是極為一致的。如她所說:“我的藝術就是努力通過舞姿和動作表現我的真實生活”。當有人問到她是否愛情高於藝術時,她深思熟慮地說:“不能把二者分開,因為隻有藝術家是會愛的人,隻有他才能對美形成純粹的意象,當心靈得以審視不配的美的時候,愛就是心靈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