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你所說的對孩子無效(2 / 3)

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孩子變得不聽話了,他們和以前的孩子並無兩樣:一樣的生理結構,一樣的心理特征和情緒。一句話,基因是一樣的。但是現在的孩子是在新的時代和環境中成長的,受到的社會影響和以前是不一樣的。這些改變,大多是慢慢發生在過去的這幾十年裏,極大地影響著我們作為父母該呈現的樣子。

來看看孩子們現在的生活:信息時代下鋪天蓋地的各類信息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孩子們可能在小學低年級時就學會了使用社交網絡工具進行聯係和溝通,比如通過手機、電腦等。他們分享其他人在做什麼、穿什麼、買什麼等,孩子和父母都有著忙碌的時間安排,少有時間留給家庭生活,或者說讓孩子做他自己,像個孩子樣兒。麵對這一切,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有著很大的壓力,無論是學習方麵,還是體育、藝術。總之,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做個孩子並不容易,比做父母還要難。

抱歉,但這就是民主

科技的高速發展和孩子們所麵臨的許多新壓力讓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困難重重,導致這一現狀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人們對於社會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所導致的教育模式的改變這個話題討論得非常少。我們的家庭隻好不斷跟隨外界的節奏變得越來越民主,全家圍在一起吃飯時任何觀點都可以輕鬆表達。

這種教育模式和人際關係的基本改變還漸漸地在家以外的地方顯現出來,政府機構、公司和民間組織都意識到了彼此尊重對每一個人都更好,相對於過去那種獨裁的模式來說。因此,倘若在當今社會的工作環境中,一個上司威脅員工說:“下班之前完成那份報告,否則就解雇你。”這是很難想象的。同樣,倘若孩子經常生活在各種懲罰中,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想象一下,倘若爸爸在下午6點命令媽媽去做飯,也是非常可笑的。這些場景在今天基本都看不見了,為什麼?因為社會的基本規範和我們該如何規範自身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交往方式都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過去那種管理員工、教育學生以及對待配偶自上而下的獨裁方式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存在了。

現在,無論在公司、學校還是社會上,管理和交往方式都和過去大不一樣,朝著更加民主的方向發展。工作中,員工的投入是有價值的,在績效考核時會被考慮進去,上司也會積極聽取員工的意見或者建議,如果上司繼續威脅或者衝員工大喊大叫,員工可以將其投訴到人力資源部門;老師也應該用尊重的口氣跟學生說話,體罰是被禁止的,而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各種課程和團隊活動來學習行為規範,倘若一個老師打罵學生,那麼他會被請到校長辦公室,直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過去那種“唯我獨尊”的獨裁方式無論在教育上還是在管理上都已經成為過去式。

社會的這些變化也影響著我們這些父母們,“唯我獨尊”的教養方式對現在的孩子來說也已經非常不合時宜了,親子關係的變化是好事,我們所有人都在一個更加民主和相互尊重的環境裏獲益。這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有利於培養孩子負責任、友善和成功。這樣說來,養育孩子應該更加輕鬆才對,但實際上不完全是這樣的。

讓我們來深刻地檢視一下我們的家庭生活。兩代以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父親外出工作,母親留在家中照看孩子、照顧家庭。父親為整個家庭提供收入,通常也是由他製定規則,而母親和孩子們則乖乖服從。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每當涉及孩子的教育問題,父親的話往往都是“最後的裁決”,相信我們許多人都還記得每當聽到“等你爸爸回來再說”這句話時的恐懼。

今天,大多數家庭都和過去很不一樣了,通常情況下,夫妻二人都在外麵工作,絕大多數夫妻都認為雙方在婚姻和養育孩子方麵是一種合作的關係,有著平等的貢獻,無論在經濟或是其他方麵,在作一些重大決定時也是平等的、可商量的。這種現狀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夫妻雙方都可以過著有質量且豐富多彩的生活,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家庭生活中,並且,這種現代的態度也會在對待孩子上體現出來。

在這種環境中,父母雙方經常當著孩子的麵表達各自的不同意見,而不再像過去一樣父親說了算。孩子將這些看在眼裏,就會跟著學,他們認為自己也可以表達和父母不一樣的觀點,並且通常不會像父母一樣圓滑委婉地表達。是啊,為什麼孩子非要事事都聽父母的話呢?況且就連父母也經常彼此誰也不聽誰的。就算父母很有責任感,很會溝通,在發生矛盾時可以理性地解決問題,但孩子畢竟是孩子,還是會不理性、不聽話的。

我們都知道,通常旁觀者看得更清楚,孩子能理解為何媽媽不願意簡單地服從爸爸的指令,反之也是一樣的。孩子在學校能聽見老師或者教練之間說話都是很客氣、相互尊重的,他們憑直覺認為整個社會都是民主和諧的。因此,當我們居高臨下地要求孩子服從或者對孩子不禮貌、不尊重時,孩子就會本能地覺著事情不對、不合適,孩子自然就會心生疑惑:“為什麼我要按照你說的去做?”“你憑什麼這樣對我?”

這種反應就會觸怒父母,他們會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當時他們可不會用這種態度去回應父母的要求。我經常聽年輕父母這麼說:“我從來不會用孩子對我的態度去對待父母,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是啊,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父母們用當年他們成長時被教育的方法來對待現在的孩子就不起作用了呢?

因為時代改變了,規則和方法也隨之有了很大的變化,盡管獨裁的教育方法在過去有效,但在今天已經行不通了。

我們需要理解上麵那句話的內涵:隻是說過去的老辦法行不通了,並不是說今天的孩子變壞了或者玩世不恭了,他們隻是在麵貌上不同了。作為民主社會的公民,當家庭環境太過壓抑或者強製性的要求太多時,他們會本能地反抗。比如,媽媽說:“你馬上就得去做這件事!”兒子就會立刻本能地反抗說:“不,我不想!”這些,無論好壞,其實都是跟家長學的,還有其他一些和孩子有著各種關係的人。

讓我們來麵對這個現實:社會非常民主,每件事都充滿各種爭論和觀點,從環境保護到疫苗問題,再到坐飛機出行,再到拚車……個人主義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人們對知識的渴望是不可遏製的,這樣的環境是非常成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的成功,但是這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幫助孩子發揮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和責任感,以及為社會作貢獻和尊敬他人。

為了有效地糾正錯誤行為和創造親子間和諧合作的關係,我們必須學會朝著更加民主平等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和采取行動,不需要有任何的恐慌。不必擔心你將會放棄或者說丟掉你為人父母的尊嚴,民主在家庭生活中並不是意味著每一個決定都需要進行投票,父母仍然是父母,引領著家庭生活的方向,是家庭生活的領導者。

本書裏講到的積極的解決方案、規則和技巧將會幫助你的家庭朝著更民主的方向前進,你也會學到比單純要求孩子服從更有效的尊重孩子的方法和規則,你還會學到如何讓孩子把你的話聽進去,自願去做那些他們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在你的嘮叨、提醒、喊叫或者強迫下去做。所有這些都會改善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他們會變得更加有能力、自立、獨立和有責任感。

現在,你應該知道你的哪些教育方法是無效的了吧?

有些教育方法為何隻管用一會兒?

社會上到處充斥著解決孩子錯誤行為的教育方法:看電視時,無法逃避鋪天蓋地的育兒節目;絮叨的鄰居出於好心,常常對你的教育方法做出種種評論;沒有孩子的同事不過就是聽了你和孩子老師的電話,也對你的想法說三道四……日常生活中,影響你教育孩子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或許你曾經嚐試過讓孩子坐反思角,數1、2、3等各式各樣的懲罰措施,還有一些獎勵措施,都是為了讓孩子保持好行為、改掉壞行為。你也許一直堅持你的這些措施,在你認為應該實施時去實施,而且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對你和你認識的其他父母也都管用。不過,有一個問題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些措施管用,可似乎隻管用那麼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