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慷慨富有的傳奇人物(1 / 1)

據《華爾街日報(亞洲版)》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鑒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巨額財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伍秉鑒的富有自不必說,在當時他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富豪,家院堂皇氣派,是一處大型的園林建築。因而伍家庭院也成了欽差大臣、總督巡撫及外國使節常常會晤的地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商人眼中,伍秉鑒是“誠實、親切、細心、慷慨、富有”的結合。據說,當年伍秉鑒在洋人眼裏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們都稱他為伍浩官老爺。有關伍秉鑒的趣聞逸事,在當時的外商中流傳著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就表現了以伍秉鑒為代表的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一麵。

當時,有一個美國波士頓的商人和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由於經營不善,欠下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這個波士頓商人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所以也一直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聽說後,馬上叫人把借據拿了出來,對這個波士頓商人用英語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是一個最誠實的人,隻是運氣不好。”說著他就把借據撕掉了,繼續說,“現在債務一筆勾銷,你回國去吧。”要知道,7.2萬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就是在如今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相當於今天幾百萬元人民幣。在當時,一艘遠渡重洋的中型海船所攜帶的貨物總價也不過10萬銀元左右,而伍秉鑒當著波士頓商人的麵把借據撕碎,宣布賬目結清,可見其富有和慷慨。

因此,“伍浩官”的名字也開始享譽美國,被傳揚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以至於當時美國有一艘商船下水時竟以“伍浩官”命名。

伍家除了和美國商人關係密切以外,同英國行號也有著緊密的聯係。由於美國商人把伍秉鑒看成了行商中最可靠的人,所以英國商人也對伍秉鑒萬分地信任。盡管伍秉鑒的生意比較多,而且收費也較高,但他們仍然樂意同他交易,因為他在時間和質量上都有保證。他能夠從存放在英商行號的百餘萬元期票中,算出利息是九百多元,與英商兌付時的數目不會相差分毫,這讓當時的外商極為驚訝。

1834年以前,伍家與英商每年的貿易額就達到了百萬兩白銀,而且伍秉鑒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東印度公司負責人在每年結束廣州的交易前往澳門暫住時,總是將大量的存款和金銀交給伍秉鑒保管。他在外商中的信譽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