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宋恭帝被殺(2 / 2)

元世祖一聽,這還了得,也不由得相信那位僧人說的。馬上就把恭帝遷到了上都,然後殺害了已關押了四年的南宋宰相文天祥。次年又把降元的宋朝官員全部遷往內地,免除了後顧之憂。

一心向佛,仍然被殺

至元二十五年,恭帝已經19歲了,元朝的統治也逐漸鞏固了下來。這年冬天,元世祖賜給恭帝大量錢財並將他送到了吐蕃(今西藏地區)學佛。

恭帝到西藏後,入住薩迦大寺,並改名為合尊法寶,還學會了藏族的語言。恭帝聰穎靈慧,性情好合,他鑽研佛經,還當上了薩迦大寺的主持。按理說,恭帝此時既已入佛,早已心無雜念,潛心修煉了。可是到元英宗至治三年時,恭帝卻突然被賜死在河西(今甘肅省河西走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他無意間所寫的一首詩闖了大禍: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

詩中所說的黃金台指的是戰國時燕昭王在大都朝陽門附近築的土台,燕昭王放黃金在台上,招攬天下賢士盡歸己用。林和靖則是北宋著名的錢塘高士,一生孤傲,以梅為友。就是這首詩,恭帝便被元英宗以煽動天下人心的罪名處死了。

元英宗殺恭帝也是曆朝曆代的慣例。恭帝死了,天下宋人的心也就死了;恭帝不死,宋朝遺民總會在心中隱隱作想:宋朝江山仍舊還在,因為雖然端宗、衛王死去了,可是恭帝還活著,恭帝還會回來,他隻是在某個地方出家而已。

宋恭帝是位有智慧的人,可是幼年繼位,又生不逢時,想必心中自是有許多苦處,可是他潛心研究佛經,成了一代佛學翻譯大師,曾經翻譯了佛教中著名的《因明人正理論》作品,也算沒有枉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