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他的骨灰(1 / 2)

彭總死後整整四年,或者說,在他和他的老警衛員景希珍分別的十二年以後,在四川成都附近一個縣城人民武裝部工作的景希珍,接到了中央軍委辦公廳一個電話,問他這些年的情況,家屬怎麼樣,說軍委首長很關心他,準備叫他到北京去參加一個會議。不久,老景遇到了他的老夥伴——彭總帶到西南的另一個軍人綦魁英,他也接到了同樣的電話。兩人一分析,高興得跳了起來!

果然是,成都軍區很快就通知他們去北京參加為彭總平反昭雪的追悼會。並且給他們交代了一個任務;從成都護送彭總的骨灰去北京!

“怎麼?我們彭總的骨灰在成都!”

時間不容許成都軍區的同誌回答了,飛機已在機場等候。更何況,當時在四川的任何一個人也回答不出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成都軍區一位首長和他們一起到了省委。省委一位老書記等他們進了會議室,便指著桌上用黨旗覆蓋的骨灰盒說:“同誌們,這便是彭總的骨灰。時間關係,我們來不及舉行儀式了。讓我們默哀三分鍾,向他致敬吧!”

早已守候在會議室內外的省委機關同誌,一齊除下帽子,有人發出了啜泣之聲。

老景、老綦從老書記手裏接過骨灰盒時,俯身將它看了好一陣。它土黑顏色,沒有任何裝飾,僅僅是用六塊粗木板釘起來的。老綦見上麵落了一層厚厚的塵垢,用袖子把它擦了又擦,但這塵垢已和塗抹在它表麵的粗劣油漆膠合在一起了,怎麼也擦不掉。老景又看到了貼在骨灰盒一側的卡片,上寫:姓名,王川;年齡,三十七;死亡原因,病故;籍貫,本市。

“這是我們彭總的骨灰嗎?”他們一齊疑惑地望著老書記。

機場又一次來電話催促,老書記隻給他們說了“不會錯”三個字,汽車的喇叭聲便一聲接一聲響起來。臨上車,首長們才想到他們搭乘的是去北京的民航班機,端著這個骨灰盒是不行的。老綦於是急忙把自己的用具塞在老景的提包裏,騰出自己的提包把這盒骨灰裝上了。

省委的院子裏站著越來越多的同誌。每個人都脫帽佇立在寒風中,含著淚望著兩個匆匆上車的軍人。誰能不含悲帶戚?十三年前,彭總就是帶著這兩個軍人來到西南的,如今,還是他們“三人”一起離去了。

機場上等了大半天的乘客,對這兩個姍姍來遲的軍人投來的自然是十分不滿的眼光。這時候,如能有一個人告訴乘客真相,那麼他們也會一齊拿下自己的帽子的。不!乘客們準會懷疑,這怎麼會是近半個世紀叱吒風雲的一位老帥的骨灰呢?

直到現在,我們才了解了這個真相。

有關專案組的一份報告上寫著:

受審人員彭德懷,因患直腸癌,經治療無效,於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