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中東“瘋狗”卡紮菲(2)(1 / 3)

1991年11月15日,法國總統密特朗在巴黎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調查結果表明,利比亞與這樁空難有關,有4名利比亞人涉嫌此案。法方認為,這是利比亞對法國支持乍得同利比亞軍隊作戰所采取的報複行動。

1991年11月27日,美、英、法3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利比亞停止訓練、收容和資助恐怖主義分子。美英要求將涉嫌炸毀美國飛機的兩名利比亞人引渡到英國或美國接受審判,而法國則要求利比亞給予合作,對法航飛機爆炸事件進行國際調查。隨後,美英司法機構通過負責照顧美英利益的意大利駐的黎波裏使館向利比亞轉交了起訴書和通緝令。

關於美英兩國逼利比亞交人的問題,卡紮菲對我們說,美英這樣做是違反利比亞法律、國際法和蒙特利爾條約的。他說:“根據利比亞法律,我們已於1991年12月將兩名嫌疑犯逮捕,如果這兩人確實有罪,利比亞將予以判刑。

但是,利比亞法律規定,不允許國家強迫公民向某國自首,利比亞同美、英兩國沒有引渡協議,因此,利比亞拒絕將這兩名利比亞公民交給美國或英國審判。如果這兩名利比亞人自願去蘇格蘭出庭受審,利比亞不反對。”

調查結果公布後,美、英、法3國不斷向利比亞施加壓力,采取“步步緊逼策略”。1992年1月21日,美、英、法3國促使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731號決議,敦促利比亞立即對美、英、法3國提出的司法要求(即交出嫌疑犯、賠償損失和停止恐怖主義活動)作出充分真實的答複。

1992年3月31日,安理會對美、英、法3國提案進行修改後,通過了748號決議。決議規定,從1992年4月15日起,禁止所有國家的飛行器進出利比亞的領土和領空;停止向利比亞提供飛機零配件;禁止向利比亞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裁減外交人員,降低外交級別。

對此,卡紮菲表示,利比亞接受聯合國安理會731號決議,願意配合國際社會對洛克比案件進行調查。但卡紮菲又說:“在司法機構沒有宣判兩名利比亞公民是否有罪的情況下,就對利比亞實行製裁,這是毫無道理的。”卡紮菲說,根據1971年在蒙特利爾簽訂的《關於製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非法行為的公約》規定,嫌疑犯所在國有權自己調查起訴案犯,利比亞已將兩名嫌疑犯拘押審查,並同意西方來人聽審。他說:“我們還建議在中立國家審判兩名嫌疑犯或由國際法庭審理此案,但是,均遭到美英兩國的拒絕。”

卡紮菲透露,他在4月21日會見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時,探討了成立開羅法庭的可能性。他說,利比亞希望把涉嫌洛克比炸機案的兩名利比亞人“引渡到開羅接受審判”。他指出,對於建議中的開羅法庭的組成,利比亞並不介意。他說:“既然洛克比案件涉及到許多國家和方麵,那麼任何國家和方麵,包括美英,都可以參加調查和審判。”他說,開羅法庭可以是混合法庭,可以是國際法庭,也可以是阿拉伯法庭。他強調:“這兩名利比亞人也可以引渡去馬耳他、德國或阿拉伯聯盟,但決不交給美國或英國法庭。”

卡紮菲說,利比亞確信它的兩名公民無罪,“作為一個國家,利比亞與洛克比案件毫無關係”。

最終,美英兩國拒絕了卡紮菲提出的關於將兩名利比亞嫌疑人引渡到開羅接受審判的建議。

1998年8月24日,美英宣布,同意在荷蘭海牙審訊洛克比空難一案。1999年3月19日,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正式宣布,決定交出這兩名嫌疑人。至此,持續10年的洛克比危機始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