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虔誠教徒卡紮菲(1)(1 / 3)

第一節 忠誠的伊斯蘭衛士

卡紮菲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執政後提出要在利比亞恢複伊斯蘭教的純潔和原本精神。卡紮菲堅持每天按時作禮拜,就是在國外訪問期間也不間斷。卡紮菲嚴格律己,嚴格遵循伊斯蘭教規,處處堅持伊斯蘭生活準則,不嗜煙酒,不好女色,生活簡樸。卡紮菲認為隻有宗教能使人類得到真知和正義,他把伊斯蘭教教義和《古蘭經》看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並按照伊斯蘭教的精神來建設利比亞。他曾威脅說要在利比亞嚴格執行伊斯蘭教規,把那些犯罪分子處以砍手、鞭笞等伊斯蘭教規定的刑律。

1.伊斯蘭教忠實信徒

卡紮菲具有清教徒那樣的信念,大概可以算是當代阿拉伯世界領導人中生活最儉樸、近乎僧侶的一個。他本人生活十分簡單,一不抽煙,二不喝酒,也不飲其他高級飲料,僅喜歡喝礦泉水和駝奶。卡紮菲的飲食十分簡單,早餐是麵包和駝奶。午餐多為烤牛肉或燒牛排,外加利比亞湯,有時也吃柏柏爾人愛吃的古斯古斯。

卡紮菲從小熟讀《古蘭經》,潛心鑽研伊斯蘭教義,並把它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卡紮菲說,我們是真主的仆人,是真主給了我們啟示,我們的職責就是把這種啟示教化給別人。他嚴格遵循戒齋、祈禱、朝覲、不喝酒等各項伊斯蘭教規,並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

在奪取政權之後,卡紮菲繼續保持了儉樸的生活作風。據說他和他妻子仍住在阿濟濟亞軍營裏,房子裏沒有華麗的家具和擺設,他的父親也仍然住在的黎波裏貧民窟的窩棚裏。卡紮菲發誓說,等所有人都有了適當的住房之後,他的父親才能有像樣的房子住。

卡紮菲喜歡乘的是德國生產的大眾牌小汽車,而且常常自己開車。卡紮菲希望他稱之為“兄弟們”的同事,也過同樣的儉樸生活。傳說卡紮菲的心腹阿卜杜勒·薩拉姆·賈盧德總理喜歡喝酒、旅行,經常突然光臨巴黎開懷痛飲,並且有兩個老婆。卡紮菲經常訓誡賈盧德不要沉醉於尋歡作樂,並說服他從的黎波裏的舒服的別墅搬回簡樸的阿濟濟亞軍營去住。

賈盧德對卡紮菲的忠誠是一如既往、堅定不移的,軍隊其他人也是如此,因為軍隊是一致支持卡紮菲的,指揮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都承認,如果沒有他,他們都成不了什麼大事。卡紮菲有事同指揮委員會商量,但是一旦作出決定,它就是法律。而在官僚機關裏,他的命令就走樣了。

卡紮菲最顯著的特點是他對伊斯蘭教的熱誠的、原教旨主義的態度。“你可以在古蘭經中找到你的一切問題的答案,”這是他對一個來訪者說的話,“阿拉伯的統一,社會主義,遺產繼承權,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發明原子彈以後我們這個行星的命運——凡是能讀聖書的人都可以在那裏找到這一切。”用這種正義武裝起來的卡紮菲,盡力幹他的工作,似乎他就是被神意選中的工具。

卡紮菲大部分思想來自古蘭經。有一次他對捷克斯洛伐克大使說:“你不會讀也看不懂這部書。但是把它放在你的身邊,它會幫助你提出一些問題。”古蘭經解釋了卡紮菲討厭喝酒的理由:“有了真主的幫助,我要在利比亞根絕烈性酒,就像毛澤東在中國根絕另一種邪惡——鴉片一樣。”

一個會見過卡紮菲的西方記者曾這樣寫道:“我同一個國家首腦進行了一次從未有過的一連好幾個小時的最驚人的談話。他基本上是一種獨白,但他之所以如此,也許是因為卡紮菲上校的真誠和熱心是如此明顯,以至於我感到打斷他的話是不合適的。誠然,我有時感到我見到的是一位聖人,在開羅或大馬士革的一個大清真寺的一位將古蘭經的阿訇。在談話中,卡紮菲引用古蘭經不下四十次。”

他執政初期,曾隻身闖進夜總會,把那些放蕩不羈的舞女和妓女統統抓起來,關閉了意大利人開辦的舞廳和賭場。他也曾威脅說要在利比亞嚴格執行伊斯蘭教規,把那些犯罪分子處以砍手、鞭笞、用石頭砸死等伊斯蘭規定的刑律。

1970年納賽爾總統在世時,卡紮菲到埃及訪問,納賽爾為他舉行晚宴。宴會的主菜是地中海大蝦。卡紮菲帶著害怕的表情盯著眼前那盤菜問:“這是什麼呀?是蚱蜢嗎?你們埃及人吃蚱蜢嗎?”納賽爾告訴他是蝦,並解釋說蝦就和魚類一樣。卡紮菲仍拒絕吃蝦,他說:“我不吃魚,這不是按照正規的穆斯林儀式殺的。”卡紮菲認為,按照伊斯蘭教規規定,在屠宰生物時,一定要口誦“真主至上”,而這些魚蝦就這樣簡單地給弄死了,根本沒有按照伊斯蘭教規定的儀式宰殺,所以他決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