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3 / 3)

鬆下幸之助認為隻要能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一種理想的車燈是能生產出來的。他投入了近半年的時間進行試驗,終於製造出了一種炮彈型的電池車燈,用3節幹電池,使用時間可達40個小時。這種車燈設計巧妙,物美價廉,產品投入市場後,反響非常好。

鬆下幸之助不斷把新的電器產品推向市場,相繼生產出電熨鬥、電爐、電熱器、真空管和收音機等,在日本市場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到20世紀30年代初,鬆下電器公司已是擁有8加工廠的大型企業了,產品有配電線器具、電熱器具、收音機和車燈幹電池四大部分,產品項目擴充到200餘種,擁有職工將近1000人。

鬆下公司起死回生

1932年到1945年間,鬆下公司經理了飛速發展的時期,但逆境也接踵而至。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美軍占領日本列島,實行軍事管製。當時日本正值通貨膨脹,資源缺乏,而公會團體又發起要求增加工資的運動,鬆下電器公司急速滑向衰落。1948年年底,鬆下公司竟到了發不出年終獎的地步,工人們大批地辭職或自願退休,到1949年,公司隻剩下一半的員工。

再這樣極度困難的情形下,鬆下幸之助創立了“PHP研究所”,倡導一種以重新創建日本繁榮複興為目的的社會啟蒙運動,並創刊“PHP雜誌”,他本人每期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對民主、勞資關係、稅收及教育等方麵的理解,以期喚起日本人民重建生活的信心。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爭需要大量軍用和民用物資,鬆下幸之助抓住了這個機會,與荷蘭飛利浦公司合作,引進技術項目,大量生產高質量的電燈泡、日光燈和電子管,大量積壓物資幾乎是銷售一空,而美軍的訂貨單仍如雪片一樣飛來。由此,鬆下公司開始起死回生,年有盈餘,並重新發展壯大起來。

1968年,鬆下電器公司成立50周年,這一個年度,公司的銷售額為4671億日元,銀行存款超過了1800億日元。算起來,每天可獲得1億日元純利。鬆下幸之助的事業也達到了巔峰!

集思廣益的企業領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鬆下公司”很快研製出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洗衣機、電唱機等等這些受人歡迎的新產品,並在這些領域保持領先的地位。鬆下電器真正成為千家萬戶生活的好幫手。

目前“鬆下電器”擁有20多萬職工,總資產達500多億美元;在世界500強大跨國公司中,排名第12名。

之所以取得這些成就,與鬆下幸之助在經營活動中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勤於思考這幾方麵是分不開的。

鬆下本來就是白手起家,他完全靠的是一種意誌、決心和勇氣。鬆下在《實踐經營哲學》一書中,曾對“全員經營” 精辟的論述:“無論是有學問的人,還是精明能幹的人,都需要‘集思廣益’。沒有這一點,就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這是因為不論是多麼優秀的人,隻要他是人,就不會像神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隻憑自己有限的智慧去工作,就會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及看問題的片麵性。這就要導致失敗。”

為了集思廣益,鬆下幸之助主張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1978年公司創建60周年這一年,全公司6萬多職工提出177萬條合理化建議,並對成績突出者實行重獎。

鬆下幸之助的成功之道

1973年,鬆下幸之助已是80歲的高齡,他引退到幕後,把權力交給女婿鬆下正治掌持,自己隻擔任顧問。他隻身隱居在京都的“真真庵”別墅,每日聽經,修身養性,著書立說,他不斷反思這自己的一生,把他對經營的理解傳播給社會。他對教育、社會公共事業,甚至國家政策都十分關心,表現了一個企業家獨特的人生觀和使命感。

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他留下的著作多達70餘種,包括《論人生哲學》、《我的夢——日本的夢——21世紀的日本》等,他還是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名譽博士。

鬆下幸之助1989年逝世,享年94歲。他的長壽得益於他永葆一顆年輕的心,永遠敢於麵對任何挑戰,永遠把麵對的困境當作事業的開始。鬆下說過:“隻要你有一顆謙虛開放的心,你就可以在任何時候從任何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他成就非凡事業的奧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