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奢華一世:可可·香奈兒(3 / 3)

男性的寵兒

可可·香奈兒幾乎一生都在戀愛,她的愛人們都是那個時代各領域的精英人物——貴族、富豪或者藝術家。她的朋友羅莎琳曾說:“可可雖然算不上絕世美女,但認識他的男士,莫不為她癡迷。”

21歲時,香奈兒認識了退伍騎兵中士艾迪安?巴尚,開始了她的初戀。巴尚出身於從事呢絨製造的富豪之家,熱衷於騎術,以養馬和賽馬為樂,是一個放蕩不羈、善於交際的人。香奈兒渴望擺脫卑微的出身和現實的境遇,同意到巴尚的城堡與他一起生活。她從此踏入了中產階級的交際圈,與有權勢的紈絝子弟和新潮女性結交,並成為一個很棒的女騎師。雖然這位公子哥兒為他躋身上流社會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可她最鍾意的情夫卻是鮑伊?卡柏。當卡柏準備回巴黎時,她斷然拋下艾迪安,雙手空空地跑到火車站尋找卡柏,香奈兒最終等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卡柏造就了香奈兒,他資助她開店,並把她引入上流社會和藝術沙龍,他正視她的思想並培養了她的個性。後來他在從香奈兒家返回的途中發生車禍身亡。香奈兒隻身驅車長途跋涉來到車禍現場,她走向汽車的殘骸,用手撫摸著車身,然後坐到地上,一連哭了幾個小時。對於卡柏的死,香奈兒傷痛萬分,她將巴黎的臥室全部用黑色裝點:黑窗簾、黑牆布、黑床單。後來據她的朋友證實,卡柏是香奈兒一生中唯一真心愛過的男人。

1925年,她結實了英國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她的美麗和智慧吸引了公爵,威斯敏斯特公爵展開的攻勢堪稱狂飆而富有新意,他每天為香奈兒獻上一籃新鮮花果。裏麵的小卡片上寫著:“鮮嫩欲滴的花兒孩子伊頓堂的溫室,幾個小時之前,這條鮭魚還在蘇格蘭溪中暢遊,它們一同來到你的麵前是因為你的美麗,還有我的愛。”可是美麗倔強的香奈兒並不準備放棄自己的事業,她曾坦白地承認工作是一件令她著迷的事情,她雖然渴望愛情,但自己不會為了愛兒單純地放棄服裝事業。可威斯敏斯特公爵需要的是能為他生下繼承人的妻子,而這時香奈兒無法做到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隻有一個可可·香奈兒!”最終,這段轟動整個歐洲的戀情在維持了幾年之後還是結束了。

公爵的淡出領更多的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歲數是她一半的米蘭貴族維斯康、納粹間諜史派茲、美國富商威廉斯、說不清是生意夥伴還是對手的魏泰瑪,據說她還是畢加索和溫莎公爵的紅顏知己。

香奈兒傳奇的感情經曆證明:她也許可以輕而易舉地俘獲她想俘獲的男人,但逃不出“一輩子孤單”的命運。

永遠的“時尚先鋒”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時尚已變得更加年輕和多元化,也更加難以駕馭,時裝設計新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男性設計師主導著巴黎的時裝舞台。

1954年2月5日,在萬眾矚目下,香奈兒在巴黎舉辦了時裝展示會。她推出一種帶兩個大貼袋的海軍藍花呢服裝,配穿一件打褶平紋白布罩衫和一頂水兵帽。這次時裝發布並不被看好,人們認為“一成不變的香奈兒時裝”已是昨日黃花,英法報紙紛紛批評說這是一次

“徹底的失敗”,斷言她是“砸了鍋”。也許旁人無法理解,一個錢多得花不完的老婦人,不去安度晚年,為何要自討苦吃呢?

孤傲而自信的香奈兒在打擊麵前沒有氣餒,她認為這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她的精神與鬥誌,就和當初創業時一樣。她以努力不懈的決心冷靜地籌辦下一次服裝展示。這次她推出具有經典香奈兒風格的花呢套裝和黑色裙裝,款式實用簡單,用料高級,金鏈裝飾,舒適典雅。香奈兒的設計征服了美國市場,收到熱烈歡迎,美國婦女為了購得一款真正的香奈兒服裝,不惜漂洋過海來到巴黎。

僅隔一年時間,香奈兒就成功地奪回了往日的聲勢,重新成為時尚的倡導者。香奈兒服裝又流行起來,成了全世界顧客的搶手貨。在歐美上流女性中流傳著這樣的名言:“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香奈兒套裝。”

七十多歲的香奈兒又贏來了事業的第二個高峰。1995年她榮獲了奧斯卡最佳服裝獎,1958年在美國被授予“過去五年來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的榮譽稱號。她和戴高樂、畢加索一起被公認為是20世紀法國三位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