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蘋果之父:史蒂夫·喬布斯(1 / 3)

傳奇人物

史蒂夫·喬布斯他慧眼識英才、特立獨行、思想癲狂,人們冠以他太多的稱呼:“魔鬼精英”、“蘋果教父”、“矽穀狂夫”、“貪婪資本家”……他有著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曆,他就是史蒂夫·喬布斯——蘋果公司的領袖、IT行業的頂尖人物、迪斯尼公司的最大個人股東、美國青年人心目中的英雄、蘋果“粉絲”永遠的偶像、美國最偉大的商業領袖!

人物簡曆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與沃茲尼克、龍?韋思共同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1985年,離開蘋果公司,創立了NeXT電腦公司。

1986年,他開啟了事業的另一扇大門——電腦動畫。

2000年1月,喬布斯重歸蘋果,獲董事會開出的價值超過2億美元的股票期權,並被正式任命為CEO。

傳奇語錄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我願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隻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蘋果之父

你有否聽過這樣一個說法?曆史到今天為止有三個最著名的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現在握在喬布斯手中。

沒有一個企業領導的排行榜上缺少喬布斯的名字,尤其是在技術產業上,蘋果一直和英特爾、IBM、惠普、戴爾等位於排行榜前幾位。對於蘋果而言,無論是從橫空出世,還是到如今的領先地位,都和喬布斯有著密切的聯係。因為喬布斯的一生,為蘋果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年代裏,喬布斯的成績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這位被稱為“天使與魔鬼結合體”的商業奇才,就是蘋果公司的領航者,蘋果公司走過的這幾十年中,經曆了無數風風雨雨和跌宕起伏,曾一度跌入穀底,但是,喬布斯總是適時出現,仿佛有他在,蘋果公司就有了生機,也隻有他是那個能將“青蘋果”變成“金蘋果”的人。

青年時期的“痞子”經曆

1955年,喬布斯出生在美國加州的矽穀,他的母親是一位未婚先孕的女學生,由於生活比較拮據,所以他的母親決定讓別人領養自己的孩子。上中學時喬布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這增加了他要有所作為的願望。

雖然養父母家庭條件也不好,但這對夫婦還是堅持供他上了大學。1972年,17歲的喬布斯考上了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裏德學院的大學生,這是一所相當昂貴的大學。他學的專業是字體設計,屬於藝術門類。正是在大學期間,喬布斯開始探索東方宗教。他讀了大量宗教和哲學書籍,對佛教尤其感興趣。他很少上課,除非是那些他自己喜歡的課,剩下的時間都用來鑽研哲學和思考問題。他還成為了素食主義者。同學聚會的時候他常常坐在角落裏沉默不語,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久,他就驚愕地發現上大學不僅讓他花光了養父母所有的積蓄,生性叛逆的他還認為大學裏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價值,於是,整天渾渾噩噩,不務正業。就這樣,他僅僅上了6個月的大學,學校就勒令他退學。

青年時代的喬布斯思想獨特又混亂,他和20世紀70年代所有的叛逆美國青年一樣,崇尚各種奇特的文化。這種墮落、放蕩的生活方式,使他的生活更加窘迫,他隻好靠撿垃圾賣錢來維持生活。但即便生活如此艱辛,也阻止不了他思想的活躍,他曾一度想成為一名歌手,還想過要去當時的蘇聯創業。甚至為了得到別人施舍的一點食物,他每周日都步行很遠到當地一個印度教寺廟去。在當時,喬布斯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痞子。(此處插圖2)

1974年,喬布斯最終回到家裏,之後他應聘到一家電子公司工作。一天,他突然對公司主管說想去印度見識一下那裏的宗教聖人,於是他故意光著腳、穿著破爛的衣服到了印度。這次遠行,讓喬布斯親眼目睹了當地窮人麵對命運的無助情形。他的心靈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從印度回來後,喬布斯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沉默寡言,成天穿著橘黃色的外袍,頭發也剃光了。也就是從這時候起,他內心決定,要以一種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式從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