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英雄

1922年3月1日拉賓出生於耶路撒冷,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父親納赫米亞·魯比佐夫出身於烏克蘭一個貧苦猶太家庭。母親科亨·羅莎是一位富裕猶太家庭的女兒,拉賓從小受到猶太複國主義思想的熏陶。1937年秋,15歲的拉賓初中畢業,進入北加利利地區卡多裏農校。

拉賓走上了從軍之路。1941年6月,拉賓參加了二戰爆發後巴勒斯坦猶太代辦處組建的一支旨在抗擊軸心國的突擊部隊帕馬爾契。1945年,拉賓領導該部隊第一兵營成功地解救了海法以南阿色裏特集中營200名猶太人。1946年6月29日英國人突然發動一場針對猶太定居點和猶太代辦處的搜捕行動,3000名猶太人被捕,在家養傷的拉賓也在被捕之列。不久,他們即獲釋放。

1947年10月,25歲的拉賓被升為帕爾馬契副司令兼作戰部長。l個月後,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巴基斯坦問題分治決議,阿猶雙方爭奪巴勒斯坦領土的第一次中東戰爭隨即打響。向耶路撒冷5萬猶太人提供給養的特拉維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運輸線被阿拉伯武裝切斷時,擔任哈雷爾旅上校旅長的拉賓挑起了這一重任。1964年,拉賓任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

1967年,拉賓輔佐國防部長達揚,指揮第3次中東戰爭即“六·五”戰爭中的以軍作戰。在開戰的第一天,6月5日7時至11時的4個小時內,以色列空軍打掉埃及304架飛機。在11時50分約旦拒絕以色列關於避免交戰的呼籲後兩個小時內,以軍又摧毀約旦、伊拉克、敘利亞的空軍主力,從而掌握了整個戰區的製控權。隨後以軍將約巴人還趕出耶路撒冷老城,並占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

在第3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占了相當於本國3倍的阿拉伯領土。拉賓一時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但是,這次戰爭卻遺留下了始終困擾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被占領土問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國家間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的尖銳矛盾之中。

拉賓在四年總參謀長任期屆滿後,1968年2月就任以色列駐美大使。五年內,拉賓進一步加強了美以關係,使美國中東外交的大平更向以色列傾斜,並為以色列爭取到了大量美式武器和貸款。駐美大使任期結束回國後,拉賓仍繼續活躍在以色列政壇。1974年,拉賓首次出任總理。

從政生涯

曆經數次阿以戰爭的拉賓認識到,隻有和平談判才是解決阿以問題的唯一出路,於是將使以色列擺脫與阿拉伯鄰國的戰爭狀態作為他的內外政策的重要目標。不久,拉賓開始了與埃及的政治談判。

1975年8月31日,以埃臨時協議終於簽訂。9月1日,在拉賓據理力爭下,以美簽訂保證協議,美國答應為以色列提供約20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及包括最先進的Ful6戰鬥機在內的各種新式武器。

在拉賓政府的努力下,以色列的軍事實力迅猛增強,1977年初,自行火炮增加100%以上,裝甲運兵車的數量增加700%。然而,由於大量的國民收入用於購買戰爭武器,以色列國內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工黨黨內爭權奪利的鬥爭加劇,加上拉賓在國外存款的“醜聞”,迫使拉賓政府於1977年5月引咎辭職。

1987年12月,巴勒斯坦掀起反抗以色列占領的鬥爭。作為以色列聯合政府國防部長的拉賓,決定將這場鬥爭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