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族統一戰線

1901年6月6日,蘇加諾誕生於東爪哇泗水。他的父親是小學教員,母親出身於巴厘島波羅門家庭。15歲時,蘇加諾從惹班到泗水荷蘭中學讀書,在赫赫有名的伊斯蘭聯盟領導人佐克羅阿米諾托家裏寄宿。

1921年,蘇加諾中學畢業,到萬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學。大學時期,是蘇加諾政治思想形成的重要階段。這時,蘇加諾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後來,他逢人總自稱:“我是馬克思曆史學派的學生。”然而,蘇加諾並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他隻是把馬克思主義看成一種科學方法。為了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印尼的民族獨立,蘇加諾依據自己對印尼社會的認知,把學到的各種理論探合在一起,形成兩個自成體係、別具一格的理論。

蘇加諾提出的第1個理論是“馬爾哈恩主義”,也就是貧民主義。馬爾哈恩是蘇加諾在萬隆郊區結識的一位貧民的名字。貧民主義旨在消滅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各種奴役方式和原則。每一位實行貧民主義的印尼人,都是貧民主義者。

第2個理論是“納沙貢”也就是民族主義者、宗教信仰者、共產主義者。1926年,蘇加諾大學畢業,獲得工程師職稱後,他撰寫了一篇題為《民族主義、伊斯蘭教、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提出民族主義、伊斯蘭教和馬克思主義3大政治勢力應當彼此調和,團結合作,為爭取印尼民族獨立而共同鬥爭。

蘇加諾的兩套理論,對促進印尼各階層人民的反帝反殖統一戰線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1924年,蘇加諾在萬隆創立普通研究會,吸引知識分子關心和討論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啟發他們的政治覺悟。1927年7月4日,蘇加諾等人在萬隆創立印尼民族主義協會,1928年5月協會更名為印尼民族黨,蘇加諾出任主席,這個政黨就明確地提出了爭取印尼民族獨立的政治綱領。

1927年12月,蘇加諾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組織——印尼民族政治團體協商委員會,蘇加諾被選為主席。印尼民族政黨聯盟是由印尼民族主義協會、伊斯蘭聯盟、蘇門答臘同盟、巴巽丹協會至善社、巴達維亞人聯合會、印尼研究會等政黨團體組成的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盡管沒有解決一件重大問題,但到底是走向統一民族運動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蘇加諾實現民族團結理想的嚐試。

蘇加諾和印尼民族黨的活動遭到荷蘭殖民政府的瘋狂壓製。1929年12月,蘇加諾等領導人被荷蘭當局逮捕,關押在萬隆監獄。1930年8月18日到9月29日,蘇加諾等四人被萬隆地方法院審判,這就是印尼現代史上著名的“蘇加諾審判案”。蘇加諾在法庭上發表題為《印度尼西亞控訴》的辯護同,慷慨地揭發和控訴荷蘭殖民豐義者在印尼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

1931年12月,蘇加諾被提前釋放出獄後,繼續投身民族獨立運動。他力圖把原印尼民族黨兩派重新統一起來,但沒有成功,二是決定加人印度尼亞黨,並任主席。

當選印尼總統

1945年6月1日,蘇加諾在“印尼獨立準備調查委員會”會議上發表《建國五原則的誕生》的演講,在這篇著名的演講中,蘇加諾提出了印尼建國五原則——民族主義,人道主義,民主協商,社會繁榮,信仰神道。1945年8月17日,蘇加諾在雅加達宣布印尼獨立。公眾投票,他被選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首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