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進入長安後,立隋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楊侑這個傀儡皇帝牢牢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公元618年夏,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被殺,李淵便不再需要隋恭帝這個傀儡了,便於公元618年逼隋恭帝禪位,然後李淵即位稱帝,建立唐朝。
統一全國的戰爭
李淵稱帝後,許多隋將割據稱雄,農民起義軍亦稱霸一方,全國處在四分五裂狀態。具有政治野心的李淵,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首先消滅的是對關中構成威脅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將隴西並入唐境;隨後派人臥底擒殺涼王李軌,將河西五郡並入唐境。
這時對李淵統治的核心地區構成威脅的,就隻剩下劉武周的割據政權了。劉武周於公元619年勾結突厥,南侵並州(治晉陽),唐並州總管、齊王李元吉抵擋不住,太原危急。接著,劉武周攻陷平遙、介州,李淵派裴寂抵禦,結果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劉武周乘勝進逼太原,李元吉棄太原逃歸長安。
在這緊要關頭,李世民請求率軍討伐劉武周,在龍門將劉武周擊潰,部將尉遲敬德投降。劉武周後被突厥殺死,並州歸入唐的版圖。
薛舉、李軌、劉武周被消滅後,關中形勢得以穩定。李淵便集中力量爭取中原。
李淵爭奪中原的勁敵是王世充和竇建德。王世充本是隋江都通守,隋煬帝被殺後,他在東都立楊侗為帝,不久擊敗瓦崗軍,盡收除瓦崗軍首領李密以外的大多數將帥,一時聲勢浩大。公元619年,王世充廢掉楊侗,自稱皇帝,占據洛陽,成為河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公元620年夏,李淵派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竇建德出於自保,引兵10萬進軍成皋(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李世民率軍阻擊,俘虜竇建德。王世充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河北諸縣也相繼歸唐,李淵的勢力基本上控製了黃河流域。此外,李淵還派李靖於公元621年收服占據長江中遊地區的蕭銑,長江中下遊地區亦為唐所有。
李淵兼並了割地稱雄的地主武裝後,便把矛頭指向農民起義軍,經過將近兩年的苦戰,李世民等人擊敗竇建德舊部劉黑闥的部隊,控製了河北、山東地區。
隨後,李淵的大軍又直指江淮,於公元624年擊敗杜伏威的部將,江南、淮南從此也成為唐朝的轄區。
這時,全國的割據勢力隻剩下盤踞朔方、依附突厥的梁師都,但在李淵統治時期並未能將其臣服,直到公元628年才消滅梁師都。至此,李淵父子在兼並了地主割據勢力,又打敗了農民起義軍後,奪取了農民起義軍的勝利果實,統一了全國。
加強政權建設
李淵稱帝後,一麵進行統一戰爭,一麵注意加強政權建設,唐朝前期的政治、經濟、軍事製度,在李淵時期基本上初具規模。
李淵建唐之初,所有製度皆隨隋製,直到公元624年確定了唐代的政權組織係統。首先是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製。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負責草擬有關軍國大事的命令的中書省是決策機關,長官是中書令,僚屬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負責審核中書省的決定,並有權駁回的門下省是審議機關,長官是侍中,僚屬有黃門侍郎、給事中等;負責執行中書、門下二省決定的尚書省是執行機關長官是尚書令(太宗時廢尚書令,另設左右仆射),僚屬有左右遠,左右司郎中等。這三省的長官實際都是宰相,共同商討國家大事,共同對皇帝負責。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吏部主掌官吏的考核與升降;戶部主掌戶籍及賦稅;禮部主掌禮儀及科舉;兵部主掌軍事;刑部主掌刑法訴訟;工部主掌土木工程。各部長官都稱尚書,直屬於尚書省,每個部又有四司,分另執行中書、門下二省製訂的政令。此外,還設立了監察機關禦史台,長官是禦史大夫,負責糾察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