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婚姻的背後
如果把上海灘交際花唐瑛比作一朵濃烈盛放的玫瑰,那麼與她南北齊名的陸小曼,則是一枝料峭寒梅。她曾經擁有令世人羨慕的家庭和婚姻,卻又為了追求自由和個性而放棄;她終於跟浪漫結緣,卻又嚐夠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她滿心歡喜地守候自己的最愛,卻又等來了一紙噩耗。她的生命,曆經了繁華,同樣也飽嚐了滄桑,可以說繁華落盡是滄桑。
在民國那些爭相競豔的名媛裏麵,陸小曼是絕對的名門閨秀。
她的父親陸定,是北洋軍閥政府財政部的賦稅司司長。當陸小曼1903年出生於江蘇武進時,陸家無論在社會地位上,還是經濟實力上,都如日中天。
係出名門的陸小曼,自然受到很好的中西文化教育。她12歲時就讀法國聖心學堂,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這兩門最重要的社交語言,為她以後進入外交部當翻譯並從此走紅社交圈打下了良好基礎。陸小曼不僅富有語言天賦,而且頗有藝術才華。她曾跟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畫家學習中西繪畫。1941年,在上海舉辦的陸小曼個人畫展曾轟動一時。加上她敏於文辭,無論現代詩還是散文,都寫得典雅、精致。因此,可以說,陸小曼才是民國名媛中真正稱得上詩畫雙絕的奇女子。倘若再說到陸小曼絕佳的戲劇創作功力(曾與徐誌摩合作創作《卞昆岡》五幕話劇),那就更讓她充滿傳奇色彩了。
按理來說,這樣一位大家閨秀,在婚姻上應該同樣美滿。確實,在世人的眼中,陸小曼的第一段婚姻是相當幸福的。可是,就在這幸福背後,卻隱藏著她深深的憂傷。
在她的《愛眉小劄》中,陸小曼這樣評價自己的第一次婚姻:
“……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別人結婚了,雖然當時也癡長了十幾歲的年齡,可是性靈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後一年多才稍微懂人事,明白兩性的結合不是可以隨便聽憑別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謀而勉強結合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件事。當時因為家庭間不能得著安慰,我就改變了常態,埋沒了自己的意誌,葬身在熱鬧生活中去忘記我內心的痛苦。又因為我嬌慢的天性不允許我吐露真情,於是直著脖子在人麵前唱戲似的唱著,絕對不肯讓一個人知道我是一個失意者,是一個不快樂的人。”
陸小曼的第一次婚姻究竟怎樣?怎麼會使得她如此失意、不快樂呢?她說,隻由於兩人“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謀”。那麼,這個人是誰?他又是怎樣跟陸小曼結緣的呢?還是讓我們回到曆史中去一探究竟吧。
1922年,19歲的陸小曼已經出落得婀娜娉婷。很自然,前來陸家提親的人是絡繹不絕。然而,陸定夫婦在女兒的親事上可一點都不含糊。像他們這種顯赫的家族,加上女兒無論氣質還是才華的非凡,如果不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又怎麼能夠讓他做成陸家的東床快婿?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陸家好友唐在禮夫婦介紹的一個英俊、挺拔的青年,讓陸定夫婦頓時喜上眉梢。這個青年就是陸小曼後來的第一任丈夫王賡。
王賡出生於1895年,191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接著赴美留學。
到美國後,他先入密歇根大學,不久又改進哥倫比亞大學,然後又到普林斯頓大學讀哲學並於1915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最後,他進入西點軍校學習軍事,曾與艾森豪威爾同學。1918年6月,王賡以第十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回國。
回國後,王賡供職於陸軍部。1918年,巴黎和會召開。為了在會上給中國多爭取一些權利,政府需要一些有過留學經曆的軍事專家出席會議。王賡自然是絕佳人選,很快他就以上校武官的身份來到巴黎,擔任外交部的翻譯。這次出國,還讓他偶遇梁啟超。梁啟超相當賞識王賡的才學和人品,將他收為弟子。1918年秋,王賡被任命為任航空局委員。由於工作出色,1921年,年僅26歲的他升為陸軍上校。
無疑,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過西點軍校背景的王賡,其前途是無可限量的。唐在禮夫婦正是看上了他這一點,便主動做媒,到陸家提親來了。
對於這樣一位女婿人選,陸定夫婦自然相當喜愛。自己的女兒,就需要這樣一位將來能夠給她帶來榮華富貴生活的丈夫。年齡上的差距(王賡大陸小曼七歲),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重要的是,在陸定夫婦眼中,王賡和陸小曼的結合,是絕對匹配的紳士淑女婚姻,這是十分符合當時上流社會婚姻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