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陸小曼:“繁華落盡是滄桑”(2)(1 / 3)

徐誌摩和陸小曼的戀情,在王賡調任哈爾濱警察局長之後開始升溫了。那時,文學成了兩人的媒紅。陸小曼愛好文藝,徐誌摩的詩才卓絕,自然讓她傾慕不已。她時常向徐誌摩請教,而徐誌摩總是能為她親切地解答。在徜徉於字裏行間之際,徐誌摩細細解讀出了陸小曼因苦楚而封閉的內心,他明白她的哀愁和憂鬱。借助詩歌,徐誌摩為陸小曼展現了一個充滿浪漫、幸福的靈性揮灑的世界。陸小曼開始感到,能有這樣的一個知己為伴,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

而此時的徐誌摩,則把陸小曼當做了自己詩歌創作的源泉。他曾無比眷戀地對陸小曼說:“我的詩魂的滋養全得靠你,你得抱著我的詩魂像母親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給他穿,他餓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愛他就不愁餓不怕凍,有你的愛他就有命!”

徐誌摩是聰慧的,他太能明白女人的所思所想。甜蜜的眷戀和溫暖的懷抱,正是像陸小曼這類名媛最心愛之物。

不久之後,充滿浪漫激情的徐誌摩,大膽地對陸小曼示愛了:

“我之甘冒世之不韙,乃求良心之安頓,人格之獨立。在茫茫人海中,訪我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後來的事實證明,徐誌摩最終是“得之我幸”了。雖然在這個結果來臨之前,他和陸小曼都經曆了陣痛!

可以想見,當徐誌摩拿出這份“愛的宣言”時,該是多麼冒犯眾怒!那時,徐誌摩幾乎眾叛親離。無論是老師,還是朋友,甚至家人都對他口誅筆伐。在跟陸小曼告別並囑咐一定等他回來之後,惶惑不安的徐誌摩,再次去了康橋,一個人享受孤獨。

此時的陸小曼,已經深深地被徐誌摩的柔情和勇氣打動,她人生第一次嚐到了愛情的甜美。

不久,徐誌摩再別康橋回國。可是,他並沒有直接去找陸小曼,而是到了北京,找到當時的社會名流、畫家劉海粟,想請他出麵調解自己和王賡、陸小曼的愛情糾紛。

劉海粟是個深受西方現代思想影響的藝術家,對徐誌摩和陸小曼的戀情,他跟梁啟超的不滿態度不同,反而相當支持,認為婚姻就應該是在愛情基礎之上的。在他看來,沒有愛情,婚姻真的不該維持下去。於是,當徐誌摩找到他幫忙時,他當即答應南下上海。

到上海的第二天,劉海粟在上海著名的素菜館“功德林”請來了幾位當事人。除了徐誌摩、陸小曼和王賡之外,還有張歆海、唐瑛、唐腴臚、楊杏佛、李祖德等人。

見麵寒喧之後,劉海粟端起酒杯說:“今天我做東請客,是紀念我的一件私事。當年我拒絕包辦婚姻,從家裏逃了出來,後來終於得到了幸福。來,請大家幹了這一杯。”

共飲之後,劉海粟接著說:“大家都幹了這杯,表明對我的舉動很支持。中國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新觀念層出不窮,但是封建思想卻還在禁錮著某些人的腦子。我們都是年輕人,誰不追求、渴望幸福?所以,我的婚姻觀是:夫妻雙方應該建立在人格平等、感情融洽、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妻子絕不是丈夫的點綴品, ‘三從四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祝願天下夫妻都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幹杯!”

劉海粟這番話,王賡已經聽出了究竟。他明白,是到了放手的時候了,再這樣下去,所有人的臉麵都不會好看的。在這次宴會之後不久,1925年底,王賡同意了與陸小曼離婚。這次宴會,也成了民國史上著名的“最尷尬的一次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