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2 / 2)

據統計,美國現有臨床心理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精神護理人員28萬人,每年接受心理谘詢和精神護理的人數多達6000萬人,占到了美國總人口的24%。難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舒爾茲稱美國人是世界上“最自信、最講究實際的人”。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大師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Peseschkian)曾指出,那些自認為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於麵對心理問題的人。

心理谘詢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麵為人們提供支持和幫助: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避免出現各種情緒問題。

2.正確地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避免因錯誤歸因而導致種種失敗。

3.恢複愛的能力,學會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幸福地去愛。

4.擁有健全的人格,擺脫自卑、自戀、自閉等不良心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

5.擺脫因失戀、喪失信心等造成的痛苦,教會人們應付挫折的方法。

6.提供職業谘詢指導,幫助人們在重大問題上正確獨立地抉擇。

7.幫助人們度過人生各個發展階段可能出現的危機,平安地完成人生的發展任務。

由此可見,就一定意義講,接受心理谘詢的過程就是心靈開放的過程。心理谘詢不僅僅是防治心理障礙,更是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心理發展。

四、妥善應對心理困擾

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在解決各種矛盾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心理困惑。那麼如何妥善應對心理困擾呢?

首先,要積極麵對各種心理困擾。-有問題就主動想辦法,而不是采取回避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如宣泄、轉移、升華等。當然,具體采取哪類方法因人而異。我們認為,總的原則是以不損人害己為前提,以適合自己為首選,以悅己怡人為上選,同時也要考慮經濟、方便的因素。

其次,要轉換觀念,樂觀地看待一切壓力。我們的煩惱不是源於所受的遭遇而是源於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有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開洗衣店,一個開傘店。晴天,老太太擔心開傘店的女兒生意不好;陰天,又擔心開洗衣店的女兒衣服曬不幹。有一天,有人勸導,老太太你好福氣,下雨天,你開傘店的女兒生意好,該高興;天晴,你開洗衣店的女兒的衣服幹得快,也該高興。對你來說,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這樣,心情頓覺好多了。可見,換個角度看問題,對深陷情緒困擾的人是一劑良藥。

再次,要及時尋求社會各方麵的支持。俗話說,一個好朋友勝過一個好醫生。有心理問題的人常常是獨來獨往的,他們不敢向朋友敞開心扉,不善於尋求各種社會支持以度過危機。其實,及時傾訴,並尋求社會的有效支持有助於減緩心理緊張。當受到壓力威脅時,我們不妨與家人親友或專業心理谘詢人員一起討論目前壓力的情境,說出自己心理的症結點,尋求獲得切實可行的建議。一些消極的情感如憤怒、恐懼、挫折等,如果得以及時傾訴,這對舒緩壓力和緊張的情緒是非常必要的。

最後,采取行動是解決心理困擾的根本。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每個人對情感和支持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心理谘詢師從專業角度幫助來訪者認識和理解所受的心理困擾,逐漸改變其與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維、情感和反應方式,並學會與外界相適應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這當然是有意義的。然而,解決心理困擾的根本,在於當事人的行動。心理谘詢的原則不是包辦解決問題而是助人成長,隻有來訪者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並成為身心和諧發展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