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六道(1 / 3)

    兜兜轉轉,來到了熟悉的房門前。

    江彬心中一跳,先前,他與吳傑共同回此處時,便是在這間曾屬於江梓卿的房裏,見到了那張令他骨寒毛豎的人皮。再往後,因了鄉人已全然記不得他,這才得知這一切不過是江梓卿憑空捏造的幌子。如今,他已明白,吳傑當日必早知真相,方順勢推舟地陪他回宣府,好將計就計地披上正德皇帝的皮囊,借以力挽狂瀾,脅迫江梓卿,令寧王死而複生。

    此刻,江彬忽地怕起來,怕推開門又見那一張非人非鬼的東西。直到江梓卿跨過門檻兒,回頭朝他看去,他方勉強抬起頭來。

    好在跟前並無繚繞的瘴氣,也無觸目驚心的皮囊,有的隻是記憶中擺放齊整的筆墨紙硯與一張柱子被蛀穿了幾處的搖搖欲墜的木床。在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記憶裏,他總愛晃著腳丫子坐上去,聽那床因承受不住而嘎吱作響的動靜,隨後朝著無可奈何的江梓卿咧嘴一笑,全然一副頑童模樣。

    抬眼瞧仍舊披著江梓卿皮囊的文曲,他似也是記得的,瞧著那張床的模樣,是如此戀戀不舍。好一會兒,方回過神來,走到桌案前,隨手取過那隻天祿蟆硯盒,遞到江彬跟前。

    那硯盒再古舊不過了,自他有記憶起便在了,江彬從未留意過,但此刻接過了,卻覺著如生離死別般冰冷而沉重。

    打開了,裏頭靜靜躺著一角棋盤。江彬愣了愣,不知何意,先前於康陵時,文曲分明說,那棋盤一角是他置氣摔碎了的,難道文曲當時有所隱瞞?

    文曲取了那木質的一角,摩挲著斷麵道:“為逃脫六道輪回,我千辛萬苦得了那鎖魂犀,於端陽陰邪最盛之時,借著這聚陰之地,將其法力都轉到這一角之上。令你那棋盤完璧歸趙,便能得償所願。”

    江彬聽了這一席話,竟是怔愣起來。得這鎖魂犀,分明是在他成了“佞幸”之後,文曲如何會記錯這些?

    “我故意混淆的,他置身於夢中便無從分辨。”吳傑的話語複又傳入江彬耳中,夾雜著溢於言表的得意,“好一個文曲,我早便猜他將法器匿於這舊宅之中,原來那瘴氣與人皮不過是掩人耳目……我現下便去宣府,你再纏他一時半刻,莫讓他清醒!”

    說罷,吳傑的氣息連帶那落不盡的槐花都消失在了夢境中。

    江彬知道,此事多半是成了。待吳傑找著那棋盤一角,借它尋出招魂楠木所製的棋盤,便能自鄱陽湖救出寧王魂魄,隻願吳傑能踐諾,使正德魂魄歸位,記起此生種種。即便隻有半日陽壽,也好過相見不識,隻要兩情相悅,或續命,或轉世,總還有別的法子……

    思及此處,江彬自嘲一笑,此時他倒信起這些來,真真是矯飾偽行。

    跟前的文曲猶不知身在夢中,見江彬苦笑,道他是傷感往事,牽了江彬的手就往他房裏去。

    那棋盤,竟真就不辱使命地躺在江彬床底,露出殘缺的一角。文曲拾起它,將掌中的斷角安了回去。那一條曲折的縫隙,竟生出隱隱光華,漸漸彌合了,終是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