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一路向西(3)(1 / 3)

但此時劉璋對劉備的憤怒已經達到了極點,不但沒有講和的意願,反而向雒城增派更多的援兵,使得雒城成了一塊鐵板,死死地把劉備擋在雒城外。

龐統死後,劉備更是孤掌難鳴,此時的情形正像《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那樣,劉備在涪城進退兩難。由於劉備的主力被牽製在雒城下,久而不克,漸漸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如果這時候能夠繞過雒城,從成都的背後插一刀,那麼堅固的雒城將變成一堆沒用的爛磚頭。

6、一個大好人的悲劇

在最關鍵的時刻,荊州的諸葛亮審時度勢,毅然決定留下關羽駐守江陵,自己和張飛、趙雲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在益州開辟第二戰場,直搗成都的側背翼。諸葛亮的這一決定可謂一招製敵,對騎虎難下的劉備來說是一場及時雨,登時讓益州的形勢急轉直下。

諸葛亮大軍浩浩蕩蕩,沿途如入無人之地,夷陵、秭歸、白帝城、巴東、三峽天險、臨江、涪陵,不戰而克,就像一把利箭,直飛向江州,巴郡太守嚴顏一下子就成了諸葛亮的俘虜。

嚴顏也算是一條硬漢子,被五花八綁之後寧死不肯向張飛屈服。

張飛怒罵,嚴毛子找死!大軍來了,不但不投降,還敢抗拒!

嚴顏強硬反駁,爾等無賴侵略我的家園,益州隻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氣得張飛嗷嗷大叫,把嚴毛子拉出去砍了!

嚴顏隨即蹦出來一句人們無比耳熟的話,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何必如此動怒?

盡管張飛也有過長阪橋頭的英雄氣概,但是嚴顏的霸氣徹底征服了他。於是親自為他鬆綁,從此張飛又多了一個知心朋友。

這一幕實在太經典,成了無數電視劇裏麵最常見的橋段。

拿下江州之後,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是自己跟張飛,順著墊江水北上,然後在德陽拐了一個彎,直奔成都而去。另一路是趙雲,繼續沿著長江南下,然後在江陽繞了一個完美的半圓圈,再飛越大渡河北攻犍為,從南路直逼成都。

在諸葛亮兩路鉗擊成都的威懾之下,雒城守軍四麵楚歌,士氣似冬天的水銀柱一下子就甩落到最低點。打了一整年,彈盡糧絕,士兵也沒有幾個。可是守將張任就是不投降,與雒城共存亡成了他唯一的追求。眼看雒城即將不保,張任決定最後進行反撲。他帶上一個敢死隊無畏地衝出雒城,結果在雁橋遭到劉備的伏擊,做了俘虜。

張任的堅韌不拔,贏得了對手的尊敬。劉備也很愛惜人才,雖然殺戮自己部下無數,連大軍師龐統也成了張任的箭下鬼。但似乎一點也不恨他,反而想把他挖過來。

張任的氣節再次震服了劉備,他麵對劉備無比期待的眼光鏗鏘誓言,一馬不韝雙鞍,忠臣不事二主!

劉備無奈之下,隻好含著淚珠,殺了張任。張任一死,宣告了成都的最後屏障倒塌了。劉備從北,諸葛亮、張飛從東,趙雲從南,十麵埋伏,劉璋成了甕中之鱉。

就在這時候,劉備又增添了一支勇猛的生力軍。

大西北各族的領袖、三國武將排名第六的馬超(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被曹操擊潰於潼關之後,全族百餘口又慘遭滅絕。馬超單騎逃到漢中,準備依仗五鬥米教主張魯反攻曹操,收複故土。但張魯一整天不是念經就是抄符咒,看得馬超信心全無。再加上張魯的部下楊昂嫉恨馬超的本領,多次設計馬超。

虎落平陽被犬欺,可憐一代豪傑馬超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好從武都逃到氐中。劉備早就聽說馬超的英名,就讓建寧督郵(地方特派員)李恢到武都去遊說馬超,勸他歸降劉備。馬超本已走投無路,於是毫不猶豫地投奔劉備,從而跟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一道湊足了蜀漢的五虎上將。

馬超一到,劉備驚喜萬分,拍案大叫,益州注定是我的了!劉備把馬超放在成都的城北,讓他披戴耀眼的盔甲在城外走來走去,對成都的守軍來說不啻於一顆重磅炸彈。城中彷佛地震一般,人心惶惶。

包圍了數十天,劉備和諸葛亮一直不敢強攻。為了爭取早日和平解決,劉備讓簡雍入城勸誘劉璋。成都城內尚有精兵三萬,糧草、布帛還可以支撐一年。上下同心,要跟入侵者劉備拚得你死我活。戰還是和,全憑劉璋一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