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來混,現在就要你還
劉備取得了益州,宣告了諸葛亮“草廬對”三步走已經走完了跨有荊益的第一步。接下去隻要鞏固好孫劉聯盟,馬上就可以走第三步,也就是最後一步:兩路北伐。一路由劉備親率大軍,法正為軍師,從益州出發,先取漢中,然後進襲關中,最後攻克長安城。另一路關羽從荊州直接北上,掃蕩襄陽、南陽、許都,目標直指東都洛陽。隻要兩路大軍緊密配合,遙相呼應,再加上有諸葛亮坐鎮成都,籌運糧草,協調好東西兩個戰場的攻勢,剿滅曹賊,漢室複興之日屈指可數。
這些話聽起來很美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簡直就像樹上熟透了的紅蘋果,非常誘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夏,正當劉備、法正、諸葛亮三巨頭秉燭夜觀大漢帝國的遼闊版圖,興奮地指指點點之時,東吳的孫權派來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給劉備三人熱得快要冒煙的腦袋潑了一大盆冷水。
諸葛瑾傳達孫權的話,當初把荊州借給了劉皇叔,就是因為可憐劉皇叔沒有容身之處。現在劉皇叔取了益州,也應該把荊州還給東吳了。
一聽到是來討債的,劉備立即把臉拉得比驢還要長。把荊州還給了孫權,那諸葛亮“草廬對”的皇皇大言豈不成了一大段廢話?
劉備沒好氣地看著諸葛瑾,硬邦邦地說了一句違心的話搪塞過去:取了涼州,便還荊州!
聽了諸葛瑾的話,氣得孫權這頭紅毛獅子胡須倒立,世界上竟然存在這麼無賴的人!不是答應過嗎?取了益州,便還荊州。現在取了益州,又耍賴說取了涼州,才肯還荊州。簡直就是棺材裏伸手——死不要臉!你既然不要臉,那我就撕破了臉!
一時間風雲突變,本來是一片和諧的荊州立即山雨欲來風滿樓。
孫權也知道如果獅子大開口,要把荊州都拿回去,那絕對是不可能。派諸葛瑾去益州,隻求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拿回來。
孫權采取了兩手策略,一麵派諸葛瑾去成都要東西,另一麵暗地裏任命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長官,進駐三郡,試圖造成既定的事實。無論諸葛瑾成功與否,生米煮成熟飯,劉備又能怎樣?
在荊州牧劉表時代,荊南四郡還有最南方的交州,都成了江東孫氏的勢力範圍。赤壁之戰以後,周瑜集中兵力進攻南郡江陵,被劉備乘虛而入,撈了個大便宜,把荊南四郡占為已有。孫權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劉備和諸葛亮是小偷,偷走了荊南四郡。現在揮舞著大棒,逼著要劉備把吞下去的都吐出來,實在是有點霸道。所以關羽聞訊之後,毫不客氣地把孫權派駐長沙、零陵、桂陽的官吏全都轟走。
孫權火了,給你台階下你不下。幹脆派大將呂蒙率兩萬人馬去把三郡搶回來。呂蒙也懂得先禮後兵的道理,他給劉備派駐長沙、零陵、桂陽的太守各寫了一封信。結果長沙、桂陽兩個郡因為毗鄰東吳的廬陵郡和豫章郡,感情上比較接近孫權,所以呂蒙的信件一到,就毫無猶豫地表示願意接受孫權的領導。零陵郡比較靠近益州,太守郝普心中一片糾結,遲遲不肯表態。
眼見荊南大片領土眨眼間就被孫權咬去了一大半,這下子把事情鬧大了。劉備暴跳如雷,孫權你小子竟然動真格的,欺負到自家人的頭上來。如今我已經不再是當年寄人籬下的劉備了,你要玩,我陪你玩到底!
劉備二話沒說,急衝衝地率領五萬大軍順江東下,到了荊州的公安,又令江陵城內的關羽南下益陽,準備與孫權大動幹戈。
劉備硬,孫權更硬,與他針鋒相對,親自坐鎮陸口,在那裏設立了前線作戰指揮部。魯肅則率一萬人馬進駐益陽,跟關羽頂牛對峙。但魯肅是孫劉聯盟的倡導者,極不願意看到曾經並肩戰鬥過的孫劉聯盟就這樣破裂了。在過去與關羽的摩擦之中,魯肅都是以和為貴,屢屢忍讓退步。魯肅向關羽發出邀請,都是一家人了,不如開個碰頭會,有事好好商量吧。為了表誠意,建議雙方各駐兵一百步之外,隻讓雙方的將領各佩一把刀。這就是單刀會。
魯肅一提議,部下的東吳將領為替他捏把汗,關羽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萬一他耍滑頭,恐怕到時候單刀會變成了鴻門宴。
魯肅卻一點也不怕,事情鬧到了這個地步,雙方都得把話攤開講明白。劉備辜負了主公的一片好意,是非曲直尚未分明,關羽又怎麼敢鬧出人命來?
於是魯肅不顧一切地跑去見關羽。
單刀會上,雙方唇槍舌劍,一點也不亞於戰場上的激烈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