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屬於乘客(1)(1 / 2)

感謝大家給了我這麼多的鼓勵,我是一名公共汽車售票員,這些年來,我隻是做了一些我該做的事情。今天,大家把這樣難得的一個機會給了我,讓我能向大家彙報我的工作,我感到非常的激動,感謝大家!

我是公交人的後代。我的父親是一位公交係統的老司機,在公共汽車上開了一輩子車。1981年,我以12分之差沒能邁進大學的校門而踏上了公共汽車售票員的崗位。15年來,我就是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工作、學習、生活,在普通的勞動中,度過著自己的青春年華,實現著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

如今,當我回顧自己所走過的路,回味自己經曆過的一些往事的時候,說起來連我自己也覺得奇怪,凡是那些能激起我興奮,讓我感到溫馨、幸福、慰藉的許多往事,都與我的崗位有關,都離不開那些和我朝夕相遇的乘客。

說到售票員的工作,我想起一件事。那是在8年前,我入黨後不久的一天,有位老同誌乘坐了我的車,他在表揚我的時候,用了一種充滿懷念的神情講一句話:“姑娘,你的服務真好!讓我想起了50年代的老公交。”我笑著問這位老同誌:“50年代的公交服務什麼樣?”他說:“有真情啊!”我是1962年才出生,沒趕上他說的那個年代。但是他的神態和語調,還是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的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美好的事情總是令人難忘的。那位老同誌,能在30年之後依然懷念起當年的老公交,忘不掉他們留給他的那份美好情感,實在是讓我感動。這是老一輩公交人的光榮,至今也值得我引以為驕傲。我當時就想:售票員這個崗位,每天送往迎來成百上千的萍水相逢的乘客,雖然,在乘客的眼裏,我的工作隻是平平常常的服務工作,但是,如果我自己也把這種服務看做是件平常的事,或者是把售票員與乘客的關係,單純的看成是一種票務關係,那麼,我的工作該是多麼乏味。可是,如果我能把自己這十米車廂,三尺售票台當成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實實在在去為社會做奉獻,那麼,我就能在服務中融入真情,為社會多增添一份美好。

我在60路工作的時候,車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天,車行駛到磁器口站,我發現一位拄雙拐的殘疾老人正吃力地向車上爬,他把雙拐放到車門的台階邊上,用手扒著台階使勁往上拉自己殘缺的肢體。見到情景,我急忙對他說:“大爺,您別急,我這就去背您!”說罷,我走下售票台,把老人背上車,安置在離車門近的座位上,老人衣著破爛,身上散發著一股嗆人的氣味,有幾站在他旁邊的乘客悄悄躲開了他。開始他沒注意,後來車過崇文門路口,老人問他旁連的一位婦乘客:“同誌,這是什麼地方?”女乘客瞥了老人一眼沒說話,扭頭把臉轉向窗外,給老人來了個下不來台。看到這種情景,我心裏一酸,怎能讓老人這麼尷尬呢?我趕忙接過話茬說:“大爺,您從前來過北京嗎?這兒就是原來的哈德門,現在叫崇文門。您再往前看,那就是前門樓子。”老人沉默著,沒說話。我知道他的心是被人刺痛了。當時我就想,老大爺來趟北京不容易,他心裏不知道有多麼熱愛北京呢?我絕不能讓老人就這樣難過的坐在我的車上,更不能讓他對北京人留下個不好的印象。於是每到一處,我就親切熱情地像對自己的老人一樣向他介紹名勝古跡。老人一邊聽,一邊點頭。臨下車的時候,他拉著我的手說:“姑娘,你的心眼好啊!大爺忘不了你。”幾個月後,這位老大爺再次從內蒙古到北京看病,他特意穿得整整齊齊來到60路遊樂園的總站找我,他一見到我就拉著我的手,眼裏含著淚水說:“姑娘,大爺可找到你了。上次來北京,遇到的最好的人就是你。回去我就托人寫了表揚信,可地址寄錯了,今天我特意把信給你送來了。”說完,他從懷裏掏出那封已經揣皺巴了的表揚信。我接過信,打開一看標題是“北京的溫暖”。我的眼睛濕了。我趕忙拉著大爺的手說:“大爺,我為您做的這點事算不了什麼,值不得您這麼老記著。北京是全國人民的首都,我們就應該好好為您服務。”說罷,我又給他老人家倒了杯水,他見我忙,喝了幾口就高興的告辭走了。望著這位老人遠去的背影,我想起咱們中國的一句老話:人心換人心,黃土變黃金。我真為我的職業,我的崗位感到自豪,是它給了我每一天都能向他人奉獻真情的機會,讓我每一天都感到充實。乘客出門在外不容易,我能為他們做點事,解決點困難,提供點方便,我心裏就覺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