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員的工作講究要做到四多六到,就是“多說一句、多看一眼、多幫一把、多走一步,話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要做到讓乘客對你服務的滿意,你就要用心去做每一件平常的事情。我有這麼個體會: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了去做也是沒止境的。有一次,在擁擠的車廂門口,我聽見一位男乘客客氣地問他前麵的一個女乘客:“您下車嗎?”女乘客沒理他。“你下車嗎?”他又問了一遍。女乘客還沒理他。“下車嗎?”他耐不住了,放大聲問,那女乘客依然沒反應。“你是聾子,還是啞巴!”他急了,捅了一下那女乘客,也引得車廂裏的人都往這裏看。女乘客這時急了,瞪起一雙眼睛回手給了男乘客一拳。見此情景,我猛然想起在60路沿線上有家福利工廠,女乘客可能就是個聾啞人,聽不見聲音。我趕忙向男乘客作了解釋,又用紙條寫了一句話,舉到女乘客的眼前:“對不起!他要下車,他問了您好幾聲,您是不是沒聽見。”女乘客點點頭,把道讓開了。從此以後,我就特別注意聾啞人的特征,還從他們那裏學會了一些常用的手語。比如,我可以用啞語問他們:“朋友,您好!”“您到哪下車?”“您請往裏走!”“謝謝!”等等。這樣,不僅我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也減少了一些他們與其他乘客的誤會和糾紛。
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北京這些年的變化特別大,新的建築、新的單位、新的景點、新的小區層出不窮,乘客的人員構成也不像以前那樣簡單。過去,外賓少,海外同胞少,現在不同了,來洽談業務,來旅遊、參加會議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是長駐的。過去來北京的外地人,大部分是出差來的,現在也不同了,好多是經商的,是專門來旅遊購物的,再加上那些到北京來的數百萬名外地民工,真可以說是天南地北、四麵八方的人都有。我們車廂服務的內容和標準要求自然也要跟著提高。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各行各業的同誌們都在不斷的學習、提高著自己的素質。公交行業的職工也不例外,尤其是這幾年,公司裏又分配進來了一批職高畢業生。他們年輕、精力旺盛,學過外語,基本素質好,走上售票員的崗位之後,一起步起點就很高。我作為一個老師傅,要對他們進行傳幫帶,是感到有一股壓力,甚至力不從心。我清醒地認識到:要使自己跟上時代的要求,光憑熱情、真誠、細心、周到的服務還不行,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多方麵的崗位技能。於是,1993年,由城建係統推薦,我報考了北京市黨校的大專班,通過全國的統考,我被錄取了。這個機遇是非常難得的,我也沒想到我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圓了我15年前的大學夢。在3年學習的時間裏,我差不多每天12點以前沒睡過覺,清晨4點鍾還要匆匆忙忙地趕去上早班。那段時間很苦,班裏有的同學中途退學了,我也是咬著牙堅持下來的,最後以優良的成績通過了19門課程的考試。現在,我還利用業餘的時間學英語,學了一段之後還真在工作中派上用場。有一天,有位名叫米歇爾的外賓乘坐我們的車,我用英語對他講:“您好,請坐,歡迎您乘北京的公共汽車。”他聽了一愣。我以為自己講借了,又重複了一遍:“(此處用英語說)”外賓舉起拇指連聲說:“OK”。原來他發愣是因為沒想到我能用英語對他表示歡迎。我又用英語為他報站。下車前,他取下意見本用英語寫了一句話:“對你們熱情的服務我表示非常感謝!”還有一次,一對美國老人從北西站上了我的車,聽了我的英語報站,非常高興。他們會講漢語,對我說“小姐,今天的天氣雖然很陰,但是,你的微笑就像陽光一樣讓人感到溫暖,就讓我們叫你‘陽光小姐’吧!”聽了他們的話,我感到很自豪,就笑著向他們點頭致意,用英語說了聲:“謝謝”。現在,我依然堅持每天拿出半個小時聽電台的英語講座,提高自己的英語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