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在部隊裏(2)(2 / 3)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當前社會上到處在刮幹部子女靠吃父母的功勞,濫用特權,違背黨的基本準則,違背廣大人民意願的歪風邪氣,同時也出現不少幹部子女自身嚴格要求,甘願與廣大“庶民”同甘苦共患難的動人事跡。像我們這種一般的幹部子弟則更應該克服那種父母做官兒女享受的思想,從一點一滴做起,嚴格要求,……迎接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個嚴峻考驗。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我們部隊又要奔赴新的戰鬥崗位,開始新的前線生活了。這次駐地和越南隔山相望,邊境形勢又緊張,一定要密切注意,在平時要保持頭腦清醒,反應快,機智靈活,又要膽大心細、勇敢,需要獻身時,應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部隊已經改變了過去的一些做法,提倡幹部、戰士都要有文化,以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可惜我們這些人已經有點落伍了。後悔也沒有用,惟一的辦法隻有奮起直追,最起碼也要保持真正高中文化水平,不然真是白吃大米,為人類做貢獻隻是空話而已。

一九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沒想到二十一周歲的生日會在這個山溝度過。這裏四麵群山環抱,正麵兩公裏處就是國境線。

一九八○年九月四日

要想當好一個要求嚴、過得硬的班長,首先不能原諒自己的過錯。要與戰士建立感情,經常想想自己當戰士時的苦處,懂得體諒戰士。

要記住斯大林說過的一句話:“班長是兵中之母”。

一九八○年九月六日

我覺得這段話對於我們怎樣為了明天而奮鬥,是很有意義的:

不珍惜今天,就不會有美好的明天。依賴明天,就會滑過今天。隻向往明天,隻能成為畫餅充饑。抓緊今天,就會使憧憬明天成現實。

今天一去不複返,要做今天的主人。

光陰是看不見的流水,愛惜它的人卻能聆聽到它的奔騰的聲音。

關於生活還有這麼一段有意思的話:

生活是一個喜歡開玩笑的頑童,他把各種幼稚、愚蠢、荒唐的觀念塞入人們的頭腦,卻讓他們在實踐中遭受挫折和失敗。

一九八○年九月九日

人們常用“人生無常,鴻運降臨”這句話來形容一個人的“運氣”。這個“鴻運”已經在不少人身上降臨了,在我身上卻沒有這麼一回事。不少人說我“時運不佳”,這主要指自己本來早就有入黨、提幹的希望,但我卻沒這個“好命”。這當然是迷信。對於這些屬於人生轉折的事,誰何嚐不想?但有些人往往不成功就怨天怨人怨組織。可這有什麼用?還是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怨自己就行了。

一九八○年九月十一日

早上聽了收音機廣播: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已經勝利閉幕了……幾位老同誌辭去了領導職務,讓年富力強的同誌來擔任,說明了我們國家正處於後繼有人的興旺時代。另外,也可說明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德,這種品德是難得的,很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一不為名,二不為利,隻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民族嘔心瀝血,奮鬥到生命最後一息。

常言說得好: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要想做意誌堅強、百折不撓的人,就要記住:石頭是刀的朋友,障礙是意誌的朋友。

一九八○年九月十二日

前幾天小楊來信說如今家裏一切如常。他還在信後說如果組織問題解決不了,明年複員。自己想,不管怎麼說,家裏也不需操心,更要安心服役,不能給組織添麻煩。朋友的好意心裏領情,但不能為此影響情緒,在部隊能幹多長時間算多長,明年或後年讓複員,就高高興興地走,如當老兵就當,沒有什麼關係。

一九八○年九月十三日

我覺得看小說,不應該光看故事情節,更主要是著重研究書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及刻畫程度,通過這些來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了解一部小說,首先要知道它的曆史背景,社會背景,……對於書中的情景描寫、詞句,要分析、琢磨,從中看出它的含義。自己一直想寫一篇反映偵察兵的小說,除了平時積極搜集素材,觀察人們的言語、生活等以外,還要增加文學基礎知識、寫作知識、社會生活經驗,多動腦筋,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再困難的事情也會成功地做好。要記住:失敗乃成功之母。

一九八○年九月十八日

看了媽媽的來信,使我回想了自己近階段的表現、情緒,覺得媽媽批評得很對。我的毛病在於多說話,口氣粗,脾氣躁,遇事不夠沉著;另外,有了成績容易沾沾自喜,碰到困難、問題時又容易急躁,有時和同誌發生爭吵等等。這些問題,平時沒有引起自己的重視,等問題出現了才大吃一驚,痛恨自己。人們常說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要改掉這些毛病不難也不那麼容易,主要靠毅力,要多聽批評話,多吃“苦藥”,方能藥到病除。正如媽媽信裏所說:任何美好的前程都是要靠自己努力爭取。不能把希望寄托於他人身上。媽媽還說,黨的大門是敞開的,主要看自己,群眾基礎很重要。多看別人長處,找自己短處。小事不計較,大事不光講原則,而且要講究方法,講團結。並鼓勵自己多學點管理方法,努力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