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伍德羅·威爾遜(2 / 2)

這種作法好像不同於他的前任,但實際上,在威爾遜任總統期間,美國對拉丁美洲的幹涉大大超過以往,其中對墨西哥人民革命的幹涉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自1876年起,維護封建莊園製度的波菲裏奧·迪亞斯一直把持著墨西哥的政權。1910年,墨西哥人民舉行起義,推翻了迪亞斯的統治,但到了1913年,政權又落到獨 裁者韋爾塔手中。

墨西哥人民不願放棄民主權利,於是在該國北部出現潘喬·比利亞領導的農民起義,在中南部出現薩帕塔領導的農民暴動,以及由城市中產階級代表人物卡蘭薩將軍領導的武裝聯合陣線。

美國原來是支持韋爾塔政權的,但發現韋爾塔與英國、德國的資本家有勾結,轉而又支持卡蘭薩。於是,1914年4月9日,威爾遜派兵4000人占領了墨領土韋拉克魯斯港。

美國軍隊的行動使墨西哥內部各派立即停止了內戰,宣布一致對外,並呼籲拉美各獨立國家給予支持,使美國一下子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威爾遜原來就不擅長搞外交,又好一意孤行,現在碰到難題,隻好找被他任命為國務卿的布賴恩求教。布賴恩畢竟老謀深算,他找來拉美“ABC”國家(即阿根廷、巴西和智利)駐華盛頓使節,要他們從中斡旋,使美國能下台階,“不丟臉地”撤出自己的軍隊。

在“ABC”三國的調解下,威爾遜總算渡過了這一關。不過他不甘心,又同卡蘭薩掛上線,給這一派提供軍火支援,終於在1915年使卡蘭薩取韋爾塔而代之,當上了墨西哥總統。

卡蘭薩當政後,沒有履行進行農村改革的諾言,反倒用美國軍火武裝起來的軍隊鎮壓比利亞和薩帕塔的農民武裝。威爾遜為了使卡蘭薩在今後能聽從美國的擺布,允許他的軍隊通過美國領土,從側後進攻比利亞的遊擊隊。

美國的行為激怒了比利亞,1916年3月8日晚,比利亞帶領由400人組成的部隊,越界進入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哥倫布城,向駐紮在那裏的卡蘭薩的軍隊發起進攻,共打死35人,其中也有幾個幫助卡蘭薩訓練部隊的美國軍士。

比利亞的行動使威爾遜又一次找到直接幹涉墨西哥內政的借口。3月15日,他下令約翰·潘興將軍率領一萬美國陸軍侵入墨西哥,揚言要活捉比利亞問罪。

然而,雖然美軍實力雄厚、神氣十足,但比利亞在廣大農民的支持下與美軍展開遊擊戰,使得潘興圍剿了10個月,進入墨西哥縱深300多公裏,幾乎一無所獲,最後不得不請求威爾遜同意撤軍回國。威爾遜見無法取勝,隻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