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生在戰亂中(1 / 1)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北宋大詩人蘇軾的名句。美麗的西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把杭州城打扮得分外迷人,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足見其風物之美。

這美麗的杭州就是蔣築英的家鄉。然而,蔣築英的出生地卻不是這裏。說起緣由,其中還有一段苦難的經曆。

一九三七年冬,日寇的鐵蹄踐踏了中國的大片國土,杭州也遭到了敵機的狂轟濫炸。塵煙漫卷,火光衝天,頃刻間美麗的西子湖愁雲密布,雄偉的錢塘江大橋臂斷墩裂,逃難的人群呼兒喚女哭聲一片。

中華民族處於災難之中。萬千英雄兒女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起而奮爭;無數人民群眾顛沛流離,輾轉於水深火熱的境地。在逃難的人群中,有個在銀行當職員的人叫蔣樹敏,他帶著四個女眷——母親、妹妹、妻子和女兒,扶老攜幼舉步艱難。看他妻子那步履蹣跚的樣兒,分明是又懷有身孕了。一路上,他們步行,坐船,搭汽車,擠火車,取道南昌、長沙,奔往內地。可是到了長沙就一籌莫展,在店裏住了一個來月,怎麼也搶購不到汽車票。陰曆大年初一,大雪紛飛,正該是閻家歡聚的良辰佳節,蔣樹敏卻還排著長隊,冒雪等待在汽車站的門外……

一九三八年春天,曆經艱辛,蔣家幾口人總算到達了貴陽。蔣樹敏仰仗著一位親戚是當時國民黨貴州省政府的大員,到省府裏謀得一個職員的差事,還在市內與人合資開了一爿生產藥棉紗布的小作坊,算是把家安頓下來。

陰曆七月十三日,這個在母腹中就飽經戰亂之苦的小生命,在祖國西南的貴陽市降生了。貴陽簡稱為“築”。為了紀念這段流離生活,父親蔣樹敏給這個小孩起名叫築生。後來母親又懷孕了,父親想讓以後生的孩子都有個豁亮的名字,決定第三個字按“英雄豪傑”的順序排下去。小築生作為長子,就改名為築英。

祖國在災難中,哪裏也不是世外桃源。隨著戰火的南移,日寇對貴陽的轟炸越來越烈。小築英還在繈褓中,媽媽就常抱著他到山洞裏躲空襲。有一次小姐姐正出疹子發高燒,恐怖的空襲警報又響了,父母用被子把小姐姐包起來,和築英一起抱到防空洞裏。山洞裏陰風嗖嗖,又潮又濕,一下子就把疹子憋了回去。三個多小時以後敵機退去,人們把兩個孩子抱出洞來,小姐姐已經麵如閂紙沒有氣了。母親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撲簌簌地往下掉,哭得死去活來。不懂事的小築英驚異地瞪大眼睛,也像在發問:帝國主義強盜為什麼要奪去小姐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