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英和大妹妹健雄年齡相差兩歲,讀書隻差一個年級,但倆人的性格卻大不一樣。健雄活潑、好動,膽子也大,頗有點“小子氣”。築英呢,文靜、寡言,做事細心,聲調也有點尖,倒像個小姑娘。所以媽媽常跟人家說,健雄是我家的“大兒子”,築英是“大女兒”。
他倆都是在貴陽開始讀小學的,以後隨父母返回原籍杭州,又一起轉人離家不遠的撫寧巷小學。一九四九年春杭州解放,學校裏一派新氣象。有一次,學校舉行演講比賽,題目是《怎樣學好國語?》築英和健雄都被推選參加。講的大致內容是:我們祖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由於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山南地北,產生方言土語,妨礙思想、文化交流……因此,應當重視拚音訓練,提倡國語,統一語言。稿子都是本班老師幫助寫好的,事先也進行了練習。老師一再囑咐說,上台不要慌,心情不要緊張,把台下當成菜地,把下麵的人當成一棵棵小白菜,心就不怦怦跳了!
演講比賽開始了。健雄一點都不膽怯,真好像下麵的小聽眾都是“小白菜”。她語調抑揚頓挫,節奏感較強,而且富於表情,博得了一陣陣掌聲。可築英演講時,盡管記住了老師的囑咐,也還是有點緊張,總不像練習時那麼自然。雖然吐詞清晰,語音正確,疾徐有序,卻不如妹妹講得老練、動人。當然,與其他同學相比也還不錯。
演講結束後,學校宣布比賽結果;第一名,蔣健雄;第二名,蔣築英……健雄拿著學校發給的紀念冊和書、本等獎品,很是得意,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報告喜訊。按說築英獲得第二名也很不容易,也是值得高興的,可築英回到家裏,一聲沒吭。直到媽媽問起時,他才從抽屜裏拿出自己獲得的紀念冊和獎品。
期末考試結束了。健雄拿著成績單蹦蹦跳跳地回到家,一進門就喊:“媽媽,我們發成績單了。我得的都是四分、五分。”媽媽放下手裏的活計,接過成績單,鼓勵說:“好孩子,好好學吧。”一會兒,築英回來了。他放下書包,就去提水,隻字沒提成績單的事。是不是考得不好呢?媽媽心裏有點納悶。等築英提水回來,媽媽問:“築英,你的成績單呢?拿出來媽媽看看。”築英這才從書包中取出成績單。媽媽一看,全是五分,臉上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媽媽轉過臉對健雄說:“你看,哥哥全是滿分。要好好向哥哥學習,可不能驕傲自滿啊。”妹妹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築英和健雄兄妹倆總是一塊兒上學,一道回家,但在路上又保持一定距離,或者一前一後,或者各走馬路的一邊。路上築英不時地用眼睛瞅著妹妹,因為她畢竟比自己小兩歲,需要照顧啊。有一次,路上遇到有人拉著一輛手推車在前麵走著。健雄摘下書包順勢就放到車後麵,空著手邊走邊跳著玩,覺得蠻輕鬆得意。築英看見了,忙過來拿下書包,說:“這樣做不對。我們不幫助推,怎麼還忍心往上加重量呢?”說著,便俯身幫助推車,妹妹也學著哥哥的樣子,幫助推起車來。拉車人回過頭來,微笑著向這兩位小朋友表示感謝。還有一次。兄妹倆走在路上,迎麵來了個人,挑著糞桶。妹妹用手把鼻子一捂,撒腿就跑。築英說:“逃什麼,誰不拉屎?人家每天挑還沒嫌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