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耐得高位落差,低調行事換平安(1 / 3)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就是說,生活環境從節衣縮食變成豐衣足食,輕而易舉;若是豐衣足食變成節衣縮食,那就麵有難色。這樣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於為人處事中。一個人如果習慣了平平淡淡,那麼突然讓他成為眾人的焦點,他很快就可以適應,但是如果情況相反,從眾人的焦點回到平淡,就很困難了。能經受住從巔峰摔倒穀底的人物,必然是個不簡單的人物,而黃金榮就是這樣一個不簡單的角色。黃金榮從一個無依無靠的鄭橋小癟三成長為上海三大亨之首,其間的艱辛可想而知。經過那麼多的艱辛才換來的身份地位逐漸被取代,甚至最後淪落到被人民唾棄的地步,黃金榮心理上的痛苦肯定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盡管如此,黃金榮還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黃金榮的勢力其實早在上海還未解放時,就有所衰退,三大亨的排名也因此由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變為了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但是那時黃金榮的勢力並未完全衰落,從他成功地幫忙偵破榮德生的綁架案一事中就可看出。黃金榮勢力真正走上末路是在上海解放後。隨著上海被解放,人民翻身成了上海的主人,此時,曾經幫法國人做事且欺壓人民的黃金榮岌岌可危了。為了保住一條命,黃金榮深居簡出,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即使如此,人民還是不能原諒黃金榮之前的種種惡狀,紛紛向政府要求:嚴懲黃金榮這個流氓頭子。市政府為了安撫人民憤怒的情緒,找到了黃金榮,讓他主動寫一份自白書,向人民認罪。黃金榮在上海呼風喚雨四五十年,什麼時候受過這種委屈?整日躲在家裏就算了,還要寫認罪書?這對曾經輝煌的黃金榮來講,應該是難以接受的,但是黃金榮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如果說一份自白書,就可以饒恕自己一條老命,有何不可呢?所有的權勢、榮華富貴都是虛的,隻有平平淡淡地活著才是真的。

於是,黃金榮寫了自白書,並且發表在報紙上,公開向人民低頭認錯。認錯,在有些人看來是有失尊嚴的,尤其是黃金榮認錯的對象還是他以前欺壓的對象,更是丟麵子,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勇於承認錯誤,反而更容易得到原諒,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尊重。如果一味地硬撐,拒不認錯,最後一定會後悔不已。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有些人犯了錯,不是馬上去道歉,而是找一大堆借口為自己辯解開脫。難道找借口辯護,就能把錯誤掩蓋,把責任推個幹幹淨淨嗎?恰恰相反,為自己辯解開脫不但不能改善現狀,所產生的負麵影響還會讓情況更加惡化。就算別人會原諒你這次,但他心中一定會感到不快,對你產生“怕負責任”的印象。有句俗話這樣說道:“或許你會因此而贏得某場戰役,可是你最後可能會輸掉整場戰爭。”

所以,黃金榮低頭認錯了,也正是因為他認錯了,人民憤怒的情緒才有所緩解。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地認錯,想方設法進行補救,而不是為自己辯解和開脫。坦誠地麵對自己的錯誤,再拿出足夠的勇氣去承認它,麵對它,不僅能彌補錯誤帶來的不良結果,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謹慎行事,而且別人也會原諒你的錯誤,欣賞你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

紐約《太陽時報》主筆丹諾先生在讀稿時,常常喜歡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段落用紅筆畫出,以提醒排校人員“切勿將它遺漏”。

但是有一天,一位年輕校對員偶然讀到一段文字,也是被人用紅筆畫出的,上麵大致是說:本報讀者雷威特先生送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蘋果,在那通紅美麗的皮上露出一排白色的字,仔細一看,原來是我們主筆的名字。這真是一個人工栽培的奇跡!試想,在一個完整無缺的蘋果皮上,怎麼會露出這樣整齊光澤的字跡來呢?我們在驚奇之餘,多方猜測,始終不明白這些奇跡是怎樣出現在蘋果上的。

那個年輕的校對員是一個常識豐富的人,他讀了這段文字後禁不住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這些蘋果皮上的字跡是如何出現的。隻要在蘋果還呈青色時,用紙剪成字形貼在上賣你,等蘋果完全成熟時,再將紙揭去,字跡就能夠留在蘋果上麵。

所以,這位年輕的校對員心想,如果這段文字被登在報紙上,必將被人譏笑,說他們的主筆竟會愚笨至此,連這樣一點小“魔術”也會“多方猜測,始終不明白......”,因此,他便大膽地將這段文字刪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