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耐得高位落差,低調行事換平安(2 / 3)

第二天一早,主筆丹諾先生拿著已經刊登了那篇文章的報紙,氣呼呼地走向了校對室,大聲問道:“這篇文章是誰校對的?昨天原稿中有一篇我用紅筆畫出的關於‘奇異蘋果’的文章,為何不見登出?”那位校對員急忙站起來,十分惶恐地將自己為什麼將那段文字刪除的原因說了一段,並且誠懇地向丹諾先生道歉。丹諾先生聽過原因後,立刻十分誠懇和藹地說:“原來如此!你不必道歉,這件事你做的很對,是我的錯。以後隻要有確切可靠的理由,即使我已用紅筆畫出,你仍不妨自行取舍。”

在這件事上,丹諾先生充分顯示了他並不是一味堅持的人。一味堅持自己的錯誤,不敢承認,隻意味著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不負責的人是不會贏得他人信賴的。丹諾先生犯下的這個錯誤,由於及時被糾正,並沒有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再加上他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過錯,因此很容易就得到了校對人員的原諒,但是向人民認錯的黃金榮就沒有那麼容易被原諒了。雖然黃金榮發表的自白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憤怒的情緒,但實在是因為他壞事做的太多了,人民還是不能徹底原諒他。在這種情況下,黃金榮要怎樣減輕人們對他的仇恨?隻有低調地生活,安靜地生活,盡量不去打攪到人民。

這時,昔日熱鬧的黃公館門前,再也沒有一排排的汽車和來來往往的人群了,黃公館內稀稀落落地住著十幾個人,黃金榮每天就到客廳中坐上一坐,很少出門,以至於很多上海市民都以為他已經去世了。也正是因為這種低調的生活,讓黃金榮得以安享晚年。事實上,不過於突出自己,是保護自己一種方式,也是走向成功的一塊奠基石。鋒芒畢露隻會給自己招來麻煩。黃金榮到了晚年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晚了點,但一點也不遲,最起碼這讓他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命。從黃金榮我們學到了低調做事保平安的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僅僅在遇到困難時,才開始低調行事,而應該時刻謹記著低調做人的原則。低調做人是種人生隻會,但是低調不是低頭,不是不思進取。低調就是要保持“謙謙君子”之風,是在進取的過程中掌握好分寸。

在現代企業界中,李嘉誠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來自於他低調做人的作風。李嘉誠,這個身家上億的成功企業家,在生活上卻相當的簡樸、低調。在李嘉誠看來,名牌產品不一定都是高成本製造出來,而且名牌並不能提高個人身份和地位,幾百元的日本表,隻要耐用準時,同幾萬元的名牌表是沒有區別的,所以他戴幾百元的日本手表。與他的手表相比,他的皮鞋就更“寒酸”了。他穿的皮鞋已經好幾年了,其實是塑膠麵料的假皮,外表烏亮,不必經常擦鞋油,也可潔亮如新。他有好幾雙這樣的皮鞋,而且還有已經壞了的,但他從來不舍得扔掉,補好後繼續穿。有一年他到北京辦事,發現皮鞋的飾帶壞了,索性剪掉,成了一隻有帶另一隻沒帶的樣子,穿著這樣的鞋子出門誰會認出他就是巨富李嘉誠呢?

不僅在自己的生活方麵,就是在接人待物上,李嘉誠也十分低調。眾所周知,2006年4月,30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國內地著名企業家在香港集體拜會李嘉誠。當大家前往坐落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中環長江中心大廈第七十層,心中猜測種種,不知道這位商界巨人與傳說中的有何不同,因為這30多人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和李嘉誠麵對麵。當電梯門緩緩打開,陸續走出傅成玉(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李東生(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牛根生(蒙牛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複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馬雲(阿裏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CEO)、朱新禮(彙源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江南春(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等30多位中國內地著名的企業家等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讓眾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嘉誠親自站在電梯口迎接他們。李嘉誠謙恭地向眾人遞上自已的名片並和每一位來客握手。

早在這些成功人士到來的前一天晚上,每一位企業家都收到了李嘉誠的請柬,請他們到長江中心大廈午餐。而且李嘉誠吩咐必須送到每一個人手裏,還要收到的人親自簽字。大家對這一點印象深刻,都認為實際上以李嘉誠的地位,通知大家一聲也就完了。

午餐前,大家得知還需要抓一個號碼按順序落座。所去人之一朱新禮後來回憶說:“中國人講究排座次,我們的企業又有大有小,年齡也老少不齊,這個辦法確實好。”他認為李嘉誠的細心讓每一位受邀者都受到了尊重。有幾位年輕的企業家覺得弄這麼複雜沒有必要,但幾個小時過後,他們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午餐開始。企業家們分成四桌,按事先抓好的號各自歸位。李嘉誠從第一桌開始,每桌坐半個小時。朱新禮和江南春很幸運,剛好都挨著李嘉誠,因此,他們與李嘉誠的合影最多。“我們都很崇敬您,”朱新禮對李嘉誠說,“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您的人生感悟?”“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李嘉誠回答。還有人問李嘉誠,企業發展狀況這麼好,擁有的財富已經數不清了,為什麼自己每天還要那麼努力,6點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甚至12點?李嘉誠對此回答說,一個人一生能用的錢是十分有限的,他一直喜歡勤勉節儉的生活,不與別人去比。當他的兩個孩子還隻有10歲多的時候,有一個冬天他領他們到路邊去看一個7歲的女孩。由於父母很窮,女孩下午放了學就在馬路上鋪了個報攤,坐在地上、坐在寒風裏一邊賣報紙、一邊做功課。他對他的兒子們說,如果他們能做到這樣就一定會成功。李先生說一個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暫的,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是在於他幹了什麼,付出了什麼。他的座右銘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他認為我們都很年輕,應該全身心投入創造更大的成就,同時為家人為朋友為別人為社會奉獻更多的價值,並提醒我們要堅持不要鬆懈,要努力追求更高,創造不平凡的自我,實現人生的意義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