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維也納,貝多芬原本想繼續跟隨莫紮特學作曲,但是正值英年的莫紮特去世了,這使貝多芬十分悲痛。他先租了一間比較簡陋的房子住下來。他不得不節減各方麵的開支,同時也盡量使自己有高雅的舉止和風度,以適應社交場合的需要。不久他就結識了維也納許多愛好藝術的上流人物,其中裏赫諾夫斯基公爵和其夫人對貝多芬尤為關注,經常給他各種經濟援助。沒過多久,貝多芬就搬進了公爵的家裏,不再為房租擔憂了。

公爵十分喜愛音樂,而且還是一個音樂鑒賞家,他自己也會彈鋼琴,十分欣賞貝多芬。他經常請一些客人來到家中,一起聽貝多芬彈琴。

有一天,貝多芬從外麵回來,一進門,公爵便大聲說道:“噢,親愛的貝多芬,趕快去準備一下。”“什麼事,公爵先生?”貝多芬問。公爵高興地說:“今天晚上來了不少貴客,想聽你彈鋼琴,他們可都是些很體麵的人物,快去準備一下吧!”

等到貝多芬準備好出來的時候,公爵立即把他帶到客廳,引見給來訪的客人,然後又把客人逐一介紹給貝多芬。

使貝多芬感到驚訝的是,來訪的客人中有許多是拿破侖手下的軍官,而拿破侖的軍隊剛占領了維也納沒多久。這使貝多芬感到很不愉快,於是他惱火地對公爵說:“公爵先生,我不會為拿破侖的軍官演奏樂曲的。”

公爵再三請求,貝多芬堅決不演奏,最後公爵強硬地命令貝多芬演奏。貝多芬將樂本一摔,在傾盆大雨的夜晚,在眾目睽睽之下,昂首挺胸,揚長而去。回到房間,他把公爵送給他的半身胸像狠狠地摔在地板上,然後又給公爵寫了一封信:

“公爵大人,你之所以成為公爵,僅僅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為音樂家,則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此時有很多,將來也會有很多,可貝多芬卻隻會有一個!”

貝多芬雖然在經濟上經常得到權貴們的接濟,但他對權貴們的態度卻不卑不亢。在他看來,天才優於出身,優於官位。

有一次,貝多芬到柏林巡回演出,演出結束的時候,王太子派人送來了請柬,請貝多芬進王宮演出。這是莫大的榮譽,於是貝多芬進入了王宮。

王太子向來喜歡音樂,而且也擅長彈鋼琴,他和貝多芬聊了幾句,便坐到鋼琴旁邊,彈了一段鋼琴曲,然後請貝多芬指教。貝多芬聽完演奏,感到王太子彈鋼琴的水平很高,但他又不願恭維權貴,於是恭敬地對王太子說:“您演奏得不像一位王太子,而像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在貝多芬看來,藝術的境界至高無上,是任何權位都不能企及的。

在維也納,貝多芬的鋼琴演奏才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的即興演奏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是一種根據樂曲的思想內容和特點自由發揮的演奏方法,許多人都認為他的即興演奏是絕無僅有的,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當時有一個深受上流社會寵愛的鋼琴家,聽說了貝多芬的即興演奏後說:“讓我來跟這位年輕人較量一番吧,我一定要戰勝他!”可是幾天以後,他卻失望地說:“他不是人,他是魔鬼,他的即興演奏如此完美,還有什麼可與之比美呢?”

貝多芬在這一段時間創作了大量的樂曲,其中包括一些三重奏、六重奏,此時貝多芬年僅22歲。他已經寫了70多首樂曲。但是與神童莫紮特相比,他還是少了許多,莫紮特在他這個年齡已經寫出了40首交響曲和300首其他作品。相比之下,貝多芬的創作還是很慢的。

從這幾年發表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貝多芬作為一個天才的個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他的這種天才達到了前人從未達到過的音樂藝術境界。他正從傳統的創作觀念逐步向新的藝術方向轉變,他吸收了前人音樂文化中一切有益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智慧,使之成為創新藝術的有力保障。在這個階段,貝多芬的風格特征已經日趨成熟,他的作品數量和質量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的這種藝術創新,卻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一些舊音樂的維護者,總是對他的創新不以為然,經常在報刊上挖苦和攻擊他。但是貝多芬依然執意創新,從不把刁難和貶損放在心上。

維也納的聽眾對貝多芬的天才十分讚賞,大家爭相模仿他的鋼琴演奏技法,有的甚至把他的即興作品抄襲了去,譜成曲作為自己的作品。這一切都表明,貝多芬日漸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