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打敗拿破侖後,歐洲各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各國的皇族權貴和政要人物都到了維也納。他們利用戰爭的勝利,重新瓜分歐洲領土。為了慶賀勝利,會議上有許多的活動,如舞會、演戲等,當然少不了音樂會。於是,貝多芬有機會接近這些各國的統治者。

各國的統治者都坐在貝多芬的近旁,身穿金光閃閃的軍裝,胸前掛滿了勳章。沙皇亞曆山大,英俊、莊重、可親。普魯士的國王,興高采烈、傲慢、貪婪,他的皇後則漂亮嫵媚,令人傾心。丹麥的國王令人生厭,薩克森的國王有些可憐,在他旁邊是費朗茲皇帝,一臉索然無味的官吏相。

貝多芬被介紹給每一個國王,他覺得最可親的是俄國皇帝,他誠實地對貝多芬說,他對音樂一竅不通。貝多芬成為歐洲名人中的名人,許多沙龍爭相邀他出席,拜訪者川流不息,他被稱為“歐羅巴的光榮”、“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1823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完成了,這是貝多芬最偉大的作品,是貝多芬突破了命運的悲哀、生活的苦悶及一切挫折,創作出來的一部傑作。

“這樣龐大的樂曲,在維也納怕無人能演奏,我想,不如到柏林去看看。”貝多芬寫完以後對他的秘書說。

“不,您最好在維也納上演,演出的事我去幫您張羅。”於是他的秘書四處奔跑,這部交響樂終於在當年5月份上演了。

所有愛好音樂的人都來了,劇場擠滿了人,演出盛況空前,整個維也納沸騰了。

當全曲告終的時候,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連續鼓了五次掌,來歡送貝多芬。按照規定,演出隻能鼓三次掌。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麵。

盡管台下掌聲十分熱烈,但貝多芬卻背對著聽眾,他獨自看著樂譜,十分平靜,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台下聽眾的瘋狂反應。

這時一個女高音歌手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她示意貝多芬轉過身來,好讓他親眼看看觀眾們的反應。

貝多芬回過身去,麵對觀眾,這才發現了聽眾們瘋狂的歡呼。他十分激動,但不知如何是好,好半天,他才很恭敬地向聽眾行了個禮,聽眾又一次熱烈地喝彩。

演出結束後,他的秘書問貝多芬:“這是不是您一生最成功的演出?”

貝多芬說:“我想是的,我從未看到像今晚這樣狂熱和熱情的聽眾,以至於掌聲快要把樂曲聲給淹沒了。”

“是的,如此熱烈的喝彩聲,就算是國王出場也不容易得到的。不過門票收入可不令人樂觀,雖然來了這麼多人,但許多是愛好音樂的平民。”

正當貝多芬沉浸在交響樂的成功中的時候,他又被另一件事情搞得焦頭爛額。他的一個侄兒——卡爾企圖自殺,被送進了醫院,幸運的是,他被搶救了過來。

貝多芬為這個侄子,幾乎費盡了心血。原來貝多芬兄弟臨終時,囑咐貝多芬和孩子的母親共同照看小卡爾。但是卡爾的母親經常去外麵鬼混,根本不照顧卡爾。貝多芬擔心這樣會耽誤孩子的前途,於是決定把卡爾接過來。就這樣為了爭奪卡爾,雙方訴諸法院,最後法院將孩子判給了貝多芬。貝多芬盡全力去教育這個孩子,但是卡爾卻經常胡作非為,讓貝多芬大傷腦筋。

貝多芬急忙趕往醫院,問卡爾的一個朋友:“他為什麼要自殺呢?”

那個朋友說:“馬上就要考試了,卡爾還不好好用功。他借了許多人的錢,那些人整天追著他要賬,也許他是無路可走了。”

貝多芬罵道:“這個混賬的家夥。”接著貝多芬又傷心地說:“幸而沒打中要害,我的卡爾,著樣子還是有救,我一直疼愛著你,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事。”

卡爾出院後,又被警察抓去了,因為當地法律規定,自殺是犯法的。於是貝多芬隻好去把他保釋出來。

經過這場鬧劇,貝多芬身心都出現了危機,但他憑堅強的意誌堅持著。在馬車上,他對剛接出來的卡爾說:“你怎麼能夠這樣任性地胡鬧呢?我雖然不是你的父親,但是一直對你十分關懷,我希望你一定要向著正路前進。”

卡爾卻愛理不理地聽著,因為這些話他已經聽了許多次了。他一點也沒有體會貝多芬曾經為他付出的身心代價。

貝多芬常常被人們描寫成遠離塵世的樂聖,而少有人了解他在現實中的生活。

貝多芬一般不講究衣飾,除了參加一些重要的宮廷活動,或是應酬社交場合外,他穿得都很隨便。

有一次他去侄兒卡爾所在的學校,去看望他的侄兒,校長聽說他是貝多芬,於是對他說:“噢,久仰大名,不如去我的家中小坐一下。”貝多芬為了詢問有關侄兒的一些情況,於是就答應了。

路上,貝多芬說:“我這個侄兒很調皮,還望您多加指導。他最近沒鬧什麼事吧?”

校長說:“還好,最近他很安靜,隻是有的時候上課不認真聽講,年輕人嘛,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