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取名為“拙(1 / 2)

人的一生有很多軌跡,就像樹,剛長出的時候隻有一根幹兩片芽,芽再發育成幹,而後又分出無數的幹。此時躺在搖籃裏的孩童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也許沒有今天的這個聚會,沒有流落到這個漁村,就不會是日後的那個人物,但是又有句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英雄也推動著時勢。對於這種悖論性的問題,平民百姓是不會去思考的,他們在乎的隻是碗裏的一日三餐。

言歸正傳,劉南山開口說道:“大家該得的那部分錢今早我已差家人去城裏兌換銀子了,想來也用不了半個月時間大家就能拿到那份錢。今天召大家來是有件事要和大家交代一下,本來昨天就該和大家說的,但是想到大家的情緒,就沒有說出來。”

說完這句話,劉二就沉默了,手指緊緊握成一團,暴漲的血管清晰可見,隻見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抱拳說道:“是我和大哥對不起大家····對不起大家···”

“什麼事二哥你就說吧,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這是韓娃子的聲音。

“對啊,你就說吧”

“說啊,有事大家一起扛。”

看來昨天的事情漁村的人也看在眼裏,畢竟那是辦得很合大家心意。這群祖祖輩輩海邊的打漁人最是淳樸,有恩泉報。

“那我就說了,我們村的船隊是我和大哥一起辦得,大家出資,我還記得那批船開回來的時候,大家歡呼的場麵,有的人留下過淚水,在海上,有船就多了半條命,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大家的錢並不夠完全抵上船坊給的價格,我和大哥就求了人家半個月,終於先把船開回來,誰知竟出了這種事,是我對不起大家,是我對不起大家···”

院子裏的村民頓時沉默了,誰也不知道劉家兄弟在背後背了這麼重的包袱,漁村的婦人最是潑辣也最是賢惠。有些人知道個中內情,心生內疚,昨日還在為那百十兩的銀子擔憂不已,甚至做好大吵大鬧的準備,誰知還有此事。幾乎所有人的眼神都聚焦在那十幾位婦人身上,別的人家家裏還有青壯年,不要錢最多日子過得苦些,而這些女人日後要靠自己拉扯家中的幼兒。

“要不那筆錢就拿去還債吧,我們不要了。”

“還不夠的話,大家一起想辦法。”

“對啊,事情總有辦法,劉二哥你先起來再說。”

劉南山聽到這話,心裏也不是滋味,但是戲演到一半已沒有退路,旁邊的包員外就在那看著。

韓娃子看到這,知道該自己出場了,於是大聲說道:“我有個辦法,大家看看能不能行。”韓娃子故意停了一下,享受著眾人的目光,然後對包員外說道:“員外,您看我們那個碼頭能值多少錢,能不能抵給您。”

包員外聽說此言,似是思考了一會,歎了口氣道:“不是我不想幫大家,是在是包某的生意與碼頭不搭界,眾位令包某很為難。”

“包老板,您就行行好,實在不行我們讓價也行”,漁村人不懂做生意,但起碼的討價還價還是會的。

“哎”,包員外喃喃一句,隨後大聲說道:“做藝先做人,生意人終究不能光講利益,好吧,這碼頭先壓在我這,我這就吩咐人準備銀兩。”他一招手,身後的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上前在他耳邊耳語幾句,然後從袖子裏掏出一遝銀票。

包員外接過銀票,向劉二問道:“不知劉兄弟還差多少銀兩?”

劉南山從懷中拿出單據遞給包員外,口中說道:“總共五萬兩,我和大哥當初付了兩萬兩,這是大家的錢,大家心裏都有數。”

包員外接過單據,瀏覽完,確認無誤,把單據遞給身後的管家,從手中的那遝銀票數了數,抽出六張遞給劉二。劉二拿著銀票久久不語,突然間嚎啕大哭。院中的幾位遺孀也是淚流不已。

從始至終,坐在太師椅上的那位教書先生都是沉默不語,冷眼旁觀。他身後的幾位弟子眼中則漏出幾絲鄙夷之色。

夜晚,清風入眠,偶爾還有幾聲老狗叫。突然間,幾道黑影閃過村落的樹林,射向幽暗。一道黑影來到包員外居住的地方,黑影沒有選擇由海藻混合著泥土糊成的屋頂,就那樣輕飄飄的落在窗下,薄薄的一層紙自然擋不住屋裏的聲音。

“老爺,這趟的差事辦完了,我們是否明天啟程回去”,這是白天那管家的聲音。

“不忙,我們這次來是為了收魚,不收些魚怎麼說得過去,你明天去辦這事,雖然這漁村貌不起眼,但是打的魚鮮味真是不錯,就算這次沒有鮮魚,收些魚幹也不錯,老爺子很好這口”,這次說話的是包員外。

管家又道:“那三萬兩真的給他嗎?像劉南山、韓娃子這種人留著也是禍害。”這種口氣顯然是視決人生死如家常便飯。

包員外這次出人意料的沒有立刻回答,半響後方道:“我做生意一向有底線,最好不要見血,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見慣了血,人心就會麻木,麻木的人會狂妄無知,狂妄無知的人隻能自取滅亡,況且這個時候他們死,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