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紅樓的少年(1 / 2)

趙拙回到淮王府的時候夜已經深了,一排排的房間隻留下區區幾盞孤燈,二娘住的小院在王府偏北的地方,二娘與繡娘忙碌一天早早睡下,趙拙不願打擾她們,輕聲進門,掌燈讀書,這是學著師父養成的習慣。

趙拙一字字掃過書卷,心中不知怎的卻無法靜下心來,難道是沒有在司徒府用慣了的熏香的緣故?趙拙自嘲一句,隨後心中一動,走出房門。

趙拙雙手背後持書,這大宅子有些地方不能去,在師父身邊呆久了,王府的秘密也知道一些,那位大神仙絕不是人前展露的那樣隨和,如果違反了他的意願,師父也保不住自己。前麵的小院就是一處禁地,趙拙走至門前,眼看就要踏入院門,腳步卻突然一轉,如果此時有人看到趙拙的樣子,定會嘖嘖稱奇,因為他閉著雙眼。

趙拙往玉泉池走去,途徑世子臥房的時候,趙拙心中一動,房中的景象映入腦海。房子周圍藏著數位暗衛,三四道氣息甚至與自己的意識糾纏不休,其中隱含威脅警告之意,趙拙得到想要的答案也不停留,收回意識,拔腿走出王府。

趙拙不知道世子在哪,但是回想起前兩天晚上那番對話,最大的可能自然是秋水閣。淮陽城白天最熱鬧的是東四大街,晚上自然是穿城而過的淮陽河。

淮陽河比不上京城的那些橫跨半街的大樓子,也比不上金陵的十裏秦淮河,但是地處南北分界之地,這裏兼收二家所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

離河岸還有數裏遠,絡繹不絕的車馬映入眼簾,有大府的豪車,小門戶的坐轎,也有南來北往跑生意的塞外駿馬,翠玉,驌驦,象龍,匹匹千金。

趙拙有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理會幾家樓子鶯鶯燕燕的拉客聲,直奔那最繁華的一家,能在這花柳之地稱為最繁華隻有一家——秋水閣。秋水閣取自“望穿秋水”之意,綿綿情意不言而喻。

幾位書生看見趙拙,向前攀談,大概是想邀請一道去某家樓子談詩飲酒,趙拙婉言相拒,其中一位心中有怨,嘴中叨叨說著酸話,應該是窮書生還去秋水閣之類的,趙拙也不理會,徑自走向那鄰水的樓閣。

許是效仿秦淮河“秦淮八豔”的做法,這淮陽河也有好事者給四位最美的花魁冠以“淮陽四姬”的美名。四人各具魅力,有嬌豔嫵媚,有冰清玉潔,有清高孤傲,有溫婉如玉,不分伯仲,所以這排名隻是按年歲來排,並非有個上下高低。

今夜的秋水閣人流攢動,大廳裏很難找到座位,很多後來者隻能擁著美貌的花娘立在走廊等處,當然大名氣的花魁還是有自己的待客之處。

趙拙略一打聽,便知道今晚“淮陽四姬”之首的千尾狐會來此處獻舞。說起千尾狐,這名字趙拙也聽說過,據說容貌異常嬌媚,身段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豐腴之極。民間流傳很多一曲千金或者一坐千金的故事,但沒人敢說做了她的入幕之賓。

趙拙找了個角落坐下,旁邊是位肥頭大耳的員外,一手摟著女子,一手端過女子敬來的酒水,神態猥瑣,淫詞穢語不絕於耳。

趙拙見怪不怪,這種地方如果見不到這種事才奇怪。趙拙喚過小廝要了瓶竹葉青慢慢品著,暗中意識伸向閣樓四處,片刻後,趙拙雙眉微皺,意識在自身三尺外便再也不能看到更遠,他知道這樓裏還有自己未知的東西,便也不做無用功,端起酒杯,酒壺,趙拙裝作四處閑逛,實則留意查看與自己個頭相近的年輕人。

一個人影撞入懷中,隨後不著痕跡的讓開,嘴裏不斷道歉。趙拙一皺眉,伸手一抓,那小廝的手中正拿著他的錢袋。趙拙看了他一眼,七八歲的模樣,隻是身形遠超同齡人,於是拉著他的手至一角落。

小廝表情怯怯,十分委屈,趙拙有些為難,開口道:“為什麼來這偷東西。”他的重音在“這”字上,因為向秋水閣這種達官貴人出入的地方,很忌諱行竊,被發現就是半條命,即使打死,官府也不會過問。

那小廝答道:“我是孤兒,當然以此為生。”

“孤兒”兩個字打動了趙拙,他從錢袋裏拿出三兩紋銀,交給小廝,“出去買些吃的,明日子時去西門城隍廟等我。”

小廝心中詫異,不過也沒言語,拿著紋銀便跑沒了身影,臨走時趙拙在他肩上一拍,留下自己的氣息。

淮王府一角,那可千年古樹上,也有個身影正鳥瞰著整個府落,沒有燈光的王府,也不知道能看清什麼,他看的很仔細,良久向月一歎,瞬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秋水閣外,一艘華麗的畫舫駛來,雙層三丈,硫瓦飛簷,燈火通明,站在岸邊隱隱能聽到絲竹之聲。

不知誰喊了一聲:“千尾狐到了!”閣樓裏的人群頓時外湧,即使很多富貴打扮的人也放下身段奔至河畔,撲通一聲,也不知哪個倒黴鬼墜落水中。這小小的插曲沒能挽留住畫舫,大船牢牢停住。閣樓中走出十多個壯漢,分開人群,一位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帶著小廝迎出來,想必便是秋水閣的主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