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為政篇(5)(1 / 2)

上海派洋船來接少荃,一軍花的銀子達到十八萬兩之多,真是驚人又叫人可惜。不得不令少荃全軍坐船走,以平息輿論。三個月以內,陸續開拔。

黃昌岐水軍,等三、四月之間,遇上大順風,直衝下去。弟弟到運糟,可告訴昌岐到我這裏見一次麵。(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稅

【原文】

沅弟左右:

接信,知弟目下將操練新軍,甚善甚善。惟稱欲過江斜上四華山紮營,則斷不可。四華山上逼蕪湖,下逼東梁,若一兩月不破此二處,則我軍無勢無趣①,不得不退回北岸矣。

弟軍南渡,總宜在東梁山以下采石、太平一帶。如嫌采石下麵形勢太寬,即在太平以上渡江,總宜奪金柱,關占內河江麵為主。餘昨言妙處有四:一曰隔斷金陵蕪湖之氣,二曰水師打通涇縣寧國之糧路,三曰蕪湖四麵被圍,四曰抬船過東壩可達蘇州。猶妙之小者耳。又有最大者,金柱關可設厘卡,每月進款五六萬;東壩可設厘卡,每月亦五六萬。二處皆係蘇皖交界,弟以本省之藩司,抽本省之厘稅,尤為名正言順。弟應從太平關南渡,毫無疑義,餘可代作主張,其遲速則仍由弟作主耳。

西梁上下兩岸,從三山起至采石止,望弟繪一圖寄來,至要至要。(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注釋】

①無勢無趣:指失去軍勢、軍心。

【譯文】

沅弟:

接到信後,知道弟弟眼下準備操練新兵,很好,很好。隻是說要過江,斜上四華山紮營,則絕不可以。四華山上逼近蕪湖,下逼近東梁,如果一兩月內不攻破這兩處,那我軍就失去軍勢、軍心,不得不退回北岸。

弟弟的部隊要渡江,適宜在東梁山以下采石、太平一帶。如果嫌采石下麵的形勢太寬,便在太平以上渡江,最好是以攻奪金柱,占領內河江麵為主。我昨天說妙處有四點:一是隔斷金陵、蕪湖的氣勢;二是水師可打通涇縣、寧國的糧路;三是蕪湖的敵人四麵被包圍,四是抬船過東壩就可到達蘇州,更是大妙中的小妙。又有件最大的事,金柱關可設厘卡,每月可收入五、六萬;東壩可設厘卡,每月也可收入五、六萬。兩處都是蘇、皖交界,弟弟以本省的藩司,抽本省的厘稅,尤其是名正言順的。弟弟應該從太平關南渡,毫無疑義,我可以代作主張,但是遲早由你作主。

西梁上下兩岸,從三山起,到采石止,希望弟弟畫一幅圖來,這很重要。(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

【原文】

沅弟左右:

左臂疼痛,不能伸縮,實深懸係。茲專人送膏藥三個與弟,即餘去年貼右臂而立愈者,可試貼之,有益無損也。

“拂意之事接於耳目”,不知果指何事?若與阿兄間有不合,則盡可不必拂鬱。弟有大功於家,有大功於國,餘豈有不感激不愛護之理?餘待希、厚、雪、霆諸君,頗自覺仁讓兼至,豈有待弟反薄之理?

惟有時與弟意趣不合。弟之誌事,頗近春夏發舒之氣,餘之誌事,頗近秋冬收吝之氣。弟意以發舒而生機乃旺,餘意以收吝而生機乃厚實。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以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屢次以此七字教誡春霆,不知與弟道及否?

星崗公昔年待人,無論貴賤老少,純是一團和氣,獨對子孫諸侄,則嚴肅異常,遇佳時令節,尤為凜不可犯,蓋亦具一種收嗇之氣,不使家中歡樂過節,流於放肆也。

餘於弟營保舉銀錢軍械等事,每每稍示節製,亦猶本“花未全開月未圓”之義;至危迫之際,則救焚拯溺,不複稍有所吝矣。弟意有不滿處,皆在此等關頭,故將餘之襟懷揭出,俾弟釋其疑而豁其鬱①,此關一破,則餘兄弟絲毫皆合矣。

再,餘此次應得一品蔭生,已於去年八月谘部,以紀瑞侄承蔭,因恐弟辭讓,故當時僅告澄而未告弟也。將來瑞侄滿二十歲時,紀澤已三十矣,同去考蔭,同當部曹,若能考取禦史,亦不失世家氣象。以弟於祖父兄弟宗族之間竭力謁誠,將來後輩必有可觀。目下小恙斷不為害,但今年切不宜親自督隊耳。(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