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它無色,無味,無形,無欲無求,在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都能夠適應環境。而水又是萬物生長所必需的物質,具有“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品德,它可以說是自然界當中最接近於道的物質之一。火勢猛烈,可以熔化任何堅硬的物質,而水能滅火;石質堅硬,可以經曆多年而形狀不改,而水能穿石。所以說,水雖不爭而善勝,雖不處而位尊,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守柔”和“處弱”勝過“強硬”和“爭鬥”,這個道理天下皆知,然而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人們卻不能依此而行。
人們所看重的,通常是“強”與“弱”,“堅”與“柔”的表麵狀態,而忽視了事物“強”和“堅”的本質,也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的客觀規律。而一旦脫離了事物的本質,從主觀上恃強而驕,狂妄自大,通常就會遠離大道,導致“物壯則老,不道早已”的情況發生。
所以,聖人通曉大道,知其雄強,而守其雌柔,處其厚重,而不居其寡薄。放下身價,和光同塵,即便處於社會的最下層,受到各種的誤解和怨懟,也心甘情願;這樣才能充分了解民生的疾苦,知道各個階層和族群的利益訴求,才能因勢利導,加以調和,使大部分人的願望得以滿足,使社會的總體價值最大化。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和尊重,才能為天下貴,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知易行難,唯有有道者才能了解並且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