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弗·伊裏奇·列寧:人類首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1 / 2)

列寧(1870~1924年),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斯基,馬克思、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人。俄國共產黨和蘇聯共和國的創始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1870年出生於俄國辛比爾斯克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列寧17歲便參加了革命運動,18歲開始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1894年提出了工農聯盟的思想和建立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1903年在俄國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17年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十月革命以後又領導人民粉碎了國外武裝幹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1919年建立第三國際,推動了世界革命運動的發展。1921年提出新經濟政策,使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列寧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提到了一個新階段即列寧主義階段,為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做出了傑出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在經濟學領域他也以自己傑出的智慧為後人開啟了新的途徑。他於1924年在莫斯科逝世。

列寧的主要著作有:《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99)、《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中國的戰爭》(1900)、《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資本主義財富的增長》、《資產階級實業財政家和政治家》、《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國家與革命》(1917)、《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綱領初稿》、《關於民族或自治化問題》、《非批判的批判》、《土地問題和爭取自由的鬥爭》等。

19世紀最後30年裏,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生了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第二次產業革命。由於新的煉鋼法、發電機、內燃機車等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了汽車製造業、鋼鐵工業、冶煉工業、化學工業等許多新興部門不斷湧現,以及交通通訊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內部是不平衡的。農業的發展落後於工業的發展,輕工業的發展落後於重工業的發展,舊工業部門的發展落後於新工業部門的發展。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衰退,一些新興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獲得高速發展。這樣第二次產業革命便改變了已經存在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的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深刻變化的最重要表現。資本主義的某些基本特性開始轉化成自己的對立麵,從資本主義過渡到更高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過渡時代的特點已經全麵形成和暴露出來。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的信用製度和股份公司由此而得到廣泛發展,促使資本和生產日益集中並造成了大批中小資本破產並為大資本所吞並,壟斷組織在所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成為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大多數社會黨的領導人背叛了第二國際,公開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支持帝國主義戰爭。修正主義者對馬克思經濟學斷章取義,割裂馬克思經濟學的本質內容,使馬克思經濟學成為書本上的“教條”和孤獨的“信條”。俄國本身曾先後經曆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鬥爭。這一切都促進了列寧思想上的極大發展。同時他又吸收了霍布森、希法亭、舒爾采、格弗尼茨理論中的合理成分,為其經濟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全麵而堅定的基礎。

列寧的經濟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

列寧通過對世界形勢的深刻分析,明確提出了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是帝國主義,金融資本在社會上形成了統治地位,過量的商品輸出變成了典型的資本輸出。資本輸出又加深了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擴展,因而它是金融資本統治世界的堅實基礎,是帝國主義壓迫、剝削全世界上大多數民族和國家的堅實基礎。列寧指出這種新變化一方麵導致壟斷價格的形成;另一方麵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壟斷決不可能完全地、長久地排除世界上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必然是出現新的科學技術,這樣又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可能。列寧對資本主義時代新變化的基本趨勢分析的科學性不僅為之後帝國主義發展史所證實,而且對我們現今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基本趨勢仍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