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讓別人樂意去做你所希望的事(1 / 2)

1915年,美國上下人心不安。因為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歐洲各國相互殘殺的慘烈狀況在人類史上從未出現過。沒人知道還能否再擁有和平,但當時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決心嚐試一下。他派了一個私人的和平使者,去和歐洲各國會商。

國務卿威廉-吉尼-布萊恩非常擁護和平,也很想做這件事。他認為這是一個能使自己流芳百世的機會。但威爾遜卻委派了他的摯友克羅尼爾-艾德華-豪斯。豪斯覺得此事很棘手,不知該怎麼既不冒犯布萊恩,又能告訴他這個消息。

“很明顯,布萊恩在知道我是和平使者後很失望。”克羅尼爾在日記裏寫道:“他說他早就打算自己去做……”

我回答說:“總統覺得派官方人員去不太妥當,他作為國務卿去會引起很多人注意,人們會覺得很奇怪。”

從這句話你看到了什麼?豪斯實際上是在告訴布萊恩,你太重要了,顯眼的不適合但人這個工作,布萊恩自然就無話可說了。

精於處世之道的豪斯遵從了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項法則:讓別人樂意接受你的建議。

伍德羅-威爾遜在邀威廉-吉布-麥克阿杜擔任他的內閣成員時,也這樣做了。這實在是總統給予別人的最高榮譽,但威爾遜邀請麥克阿杜時,卻用了一種讓他覺得倍加榮幸的方法。這是麥克阿杜自己的話:“威爾遜說他要組建內閣,假如我願意擔任財政部長,他會非常高興。他說話和做事令人很愉快,他給我的感覺是:如果我接受了這份榮耀,就是幫了他的大忙。”

但很不幸,威爾遜並沒能把這種方法持續下來。否則曆史可能就會改寫。例如,在提倡成立國際聯盟時,威爾遜就沒有使國會與共和黨高興。他拒絕共和黨領袖參加和平會議,隻帶了自己黨內一些無名人士。他駁斥共和黨人,說參加國際聯盟是他的主意,因此拒絕共和黨人參加,對人際關係如此草率的結果是,威爾遜毀掉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損壞了自己的健康也縮短了壽命,並使美國沒能夠加入國際聯盟,從而改變了世界的曆史。

用這個方法並不隻有政治家。印第安納州的戴爾佛瑞,也是用這種方法讓孩子自願去做家事的。

我知道有一位必須經常拒絕朋友、請求者演說邀請的先生。他做這個很有技巧,總能使被拒的人愉快地同意,他是怎麼做的?他不是用這樣那樣的理由直接拒絕別人。他會感謝別人的邀請,並為自己的無法接受而道歉,然後他會立刻推薦一位代替者。而不讓別人有時間去想被拒絕的難過。他立刻把這個人的心思,引導到那位能去演講的人身上。

在西德參加我們課程的韓特-舒密特,曾提到食品店一位忘記在物品前擺價格牌的店員。顧客因搞不清價格常常抱怨此事。但提醒、勸告、談話對這個店員都沒用。最後,舒密特先生把她叫進辦公室,把全店的標價牌事情全交給她負責,這使她馬上完全改變了態度,從那後,她對自己擺放的價格牌非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