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可能吧,人們就是這樣批評拿破侖的,當他製定並向15000名將士頒發了榮譽勳章,提升了18位將軍為“法國元帥“,並把自己的軍隊稱為“無敵陸軍”的時,有人就批評他在用“玩具”捉弄久經沙場的老兵,而他回答:“人就是被玩具支配的。”
“賦予名譽和頭銜”的方法既然對拿破侖的軍隊有用,當然也會對別人有用。例如,我有一位住在紐約史卡斯達爾的朋友恩尼斯特-傑安特正在苦惱,因為一群男孩從她的草地上跑過把草地踩壞了。她曾斥責哄騙那些孩子,但都沒用。因此她給那群孩子中最壞的一個授予了“探長”的頭銜,請他負責驅逐草地的入侵者,這解決了她的問題。她的“探長”在後院生了一堆火,並燒紅了一塊烙鐵,威脅其他孩子說,誰若踏進草地,他就給他們留個記號。
當你想改變別人的態度和舉止時,就要反複在心中思考下列規則:
一、要誠懇,不要答應你做不到的事,忘掉一己私利,為別人的利益著想。
二、要明確你究竟希望別人怎麼做。
三、多為別人考慮。弄清別人的真正需求。
四、想一想如果別人照你的建議去做,有什麼利益。
五、把這些利益與他的需要配合一下。
六、當你提出你的要求時,要讓他感覺,他會因此獲益。例如,我們可能這麼說:“約翰,明天要來客人,我希望倉房能幹淨一些。因此你要打掃一下,擺好貨品,擦幹淨櫃台。”但是也可以換一種方式,讓他知道他這麼做能獲得的利益:“約翰,我現在必須完成一項工作。明天有客人要來參觀我們的倉房和設備,但倉房很髒,如果你能清掃一下,整理好貨品,並擦幹淨櫃台,這樣看起來我們就很有效率,你也為公司的好形象盡了一份力。”
約翰會按照你的建議做嗎?可能會不太高興,但如果你不提利益,他會更不高興。如果約翰以倉房的幹淨整潔為榮,並注重維護公司的形象,他會更合作的。這也能讓約翰知道,這件工作是必須做的,他現在做了,明天不用做了。
也不要以為用這樣的方法都能得到愉快的回應,那就太無知了。不過根據大多數人的經驗來看,這個方式比起不用這些原則,確實更能改變人的態度。如果你能增加10%的成功,那你就原來增加了10%的領導效率——這就是你的利益。
假如你能正確使用第七條規則:讓別人樂意去做你所建議的事。人們多半會照你所希望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