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往事如歌 第6章中流擊水
在體育運動中,你知道什麼運動最驚心動魄,又舒暢愜意嗎?那就是遊泳,尤其是中流擊水。
我學會遊泳是在孩提時,背著父母偷著學會的。那時我家住在南門口,一到炎熱的夏日,就到靈官渡下河玩水,開始是“狗扒式”。後來“蛙泳”、“自由泳”、“仰泳”、“踩水”,都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我記得兒時偷著下河是不能帶短褲去換的,上岸後穿著打濕的短褲在烈日下行走,要等太陽曬幹後方能回家,否則父母發現就會一頓暴打。成人後,父母年老管不著了。每年酷暑我幾乎是天天去遊,那時天熱沒有電扇,晚上也沒有電視看,別人在外納涼,我吃罷晚飯就去河裏消暑去了。可以說,我是在湘江河邊長大的。我的水性很好,談不上速度有多快,但耐力特別強,經常遊到對岸,又遊過來,勝似閑庭信步。仰泳時極目楚天,心曠神怡,顧盼兩岸,風景別致,遙望南北,水天一色。不去中流擊水,是體會不到這種境界的。最初我是在岸邊遊,玩累了就扒到木排上,或躉船上小憩,後來就很少在岸邊玩了,而是中流擊水,順流而下,看見逆水而上的拖船,就遊過去抓住,船快駛到桔子洲頭時才鬆手,順流而下又遊回原地。
1965年,為響應毛主席“去大風大浪中鍛煉”的號召,我參加了長沙市舉行的萬人橫渡湘江比賽,河中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極其壯觀。當時是從桔子洲頭下水,一直遊到西湖橋上岸,我獲得了《優勝獎狀》。1974年我結婚了,先後生了兩個小孩,年齡相差兩歲,為人之父的我深深感到小孩背著大人下河的危險,於是暗下決心要教會他們,如果他們能達到橫渡湘江的水平,既算偷著去遊,也就沒有多大危險了,畢竟溺水者大多是“秤砣落”。要他們莫去河裏玩水是不可能的,就像當年的我一樣,父母奈我若何?我記得次子是在四歲時,就帶他下河遊泳,當然帶了救生圈,那時他隻會“打浮球”,頭還抬不出水麵,就是這點水性卻救了他一條命。他五歲那年寄養在大姑媽家,有一天和幾個小朋友在水坑裏捉蝌蚪,不慎掉下去了,他屏住呼吸打“浮球”竟然扒上來了。事後我拿來一根竹竿插進去一量,竟有一米多深。真是險啊!我慶幸自己未雨綢繆,很早就帶他下水,這時我要對已逝的父母說:“當初我違背了你們的意誌,私自下水,但我和湘江有緣,是河神保佑了你們的孫子啊!沒有孫子又哪來重孫呢?”但大姑媽嚇傻了,將他打發回了家。
我記得兩個兒子是在十到十二歲左右,就帶著他們橫渡湘江,用繩子將救生圈係在他們的腰上,我帶著一個皮球,三人都是遊過去的。最有趣的是我還將愛人也“拉下了水”,愛人學了二個夏日,也能遊一丈多遠,但抬不起頭。有一次心血來潮,全家四口竟橫渡湘江,隻不過愛人是將救生圈套在身上,我在後麵推著她,我無心欣賞兩岸的風光,而是密切注視著兩頭是否有輪船通過。全家“遊泳”僅僅就是這一次。這也是長沙市家庭出行旅遊最風光最刺激的一次,不亞於電視台舉辦的“奧運向前衝”。於是有感而發,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