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樓記17(1 / 2)

第二卷身邊的感動 第16章燦爛人生的真實寫照

讀了柯益成同誌的《啊!柯家灣》,我感慨萬千,拍案叫好!好就好在作者用樸實的文字展示了自己的燦爛人生。掩卷遐思,我在想這個老柯究竟是勇士還是文士啊?我說都是,因為他勇能禦敵立功,文能著書立說。

什麼是“自古英雄多磨難”?什麼是“鐵血軍魂”?什麼是“文學藝術道路的奇跡”?要知答案如何,就請看這本書吧!

首先,在這部傳記裏能看出他坎坷的一生,少年時討過米,賣過柴。他從小渴望參軍,故有“一根竹竿”的故事。他的家鄉剛解放不久,幼小的他便鬧著要參軍。解放軍對他說:“你還沒有槍高,怎麼能參軍?”於是他比照槍的高度準備了一根竹竿放在家裏,年年測量,盼望能長到槍一樣高,當達到槍的高度以後,每年都找村幹部要求參軍。1964年他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工兵戰士。

他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可謂是九死一生。“七·二八台風”、“潛水連長”、“三河口遇險記”、“排雷救戰友”、“又臭又硬”、“突破封鎖線”等都敘述了他逢凶化吉的驚險情節。尤其是“三河口遇險記”是講他在舟橋部隊下水推門橋時,被打來的巨浪淹得奄奄一息,是戰友們把他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又臭又硬”是講在越南戰場上遭到敵炮彈的襲擊,當時他正在茅草搭蓋的廁所大便,茅屋被炸彈震垮了,屋頂壓著他掉進糞坑裏。戰友戲稱他是“石頭掉進糞坑裏又臭又硬”。在越南戰場上他多次榮獲戰功,是全國二等戰鬥功臣。日後他由“柯副科”、“柯科”,晉升為“柯處”。

轉業到地方後,他曾經當任過長沙縣人武部部長,區(縣)委常委。1992年7月,在水渡河的抗洪搶險中,他擔任抗洪搶險常務指揮長,水渡河潰堤那千鈞一發之際,在他的指揮下堵住了決口,使安沙區6000戶居民和即將收獲的稻田免遭洪水之災。當時水塘鄉範鄉長欲下跪致謝,被他抱住了,他說:“這是我份內的事。”

1994年8月,百年不遇的洪峰襲擊長沙,湘江水位暴漲,三江大堤管湧嚴重。為防止潰堤,他又開出了一道奇特的藥方,挽救了京廣陸運大動脈和暮雲鎮地區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英雄啊!但我感歎不如歌星矚目,我不知道這些追星族是怎麼想的?

退休後,他遊刃於藝術王國,其作品《如意圖》在全國6000幅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金獎。隻有小學文化的他能獲此殊榮,真是奇跡啊!但也不奇怪,《在我的小油燈》的章節裏就能看出他在部隊刻苦堅持自學的恒心。是部隊培養他讀了大學,由一個鄉巴佬成為了一名高級政工師,還被某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