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讀《紅樓夢》 第31章賈寶玉和林黛玉為何有情人難成眷屬
看完《紅樓夢》讀者會思考一個問題,寶玉和黛玉心心相印,為何有情人難成眷屬?
在賈府最高權力的代表是賈母,寶玉是嫡孫,是賈母的心肝寶貝。黛玉是賈母的親外孫女,疼愛有加。兩人趣味相投,情真意切,隻要賈母一句話,就可結成連理,為什麼不是“木石前盟”而是“金玉良緣”呢?難道姑表不能開親嗎?非也!近親結婚現代的法律是不允許的,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並沒有糾纏這個,還崇尚“親上加親”。有情人難成眷屬,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封建貴族聯姻特別強調門當戶對
馬克思說:“封建社會的聯姻就是政治的聯姻。”正如第四回門子遞給賈雨村的“護官符”道:“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以上就是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豪華。豐年好大雪的“雪”就是“薛”的諧音,即指薛家。四家皆聯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薛寶釵的家是皇商,專為宮廷購置用物,屬特權階層。而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官職不大,家道早已破落,且又死去。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賈府必選薛家。當寶玉的“通靈寶玉”遺失,在昏昏迷迷的情況下,為給寶玉衝喜,賈母故批準了王熙鳳的“調包計”,娶的不是林妹妹,而是寶姐姐。須知封建社會的“門當戶對”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是盛行的啊!
其二、與寶釵結婚是作者寫寶玉後半生的需要
寶玉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不讀“四書五經”,蔑視科舉製度的公子哥兒,但他同情弱勢群體——丫環,是一個“情種”“情聖”。作者在《西江月》中正話反說道:“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這首詞從字麵上看,句句是對賈寶玉的嘲笑和否定,實質上是作者對他的讚美和褒揚。從封建階級倫理道德標準來衡量,賈寶玉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但是從作者的人生觀和社會觀來看,賈寶玉與那些封建社會的國賊祿蠹相比,卻是一個天性善良的人。既然這樣,在後四十回中寶玉的叛逆性格為什麼會改變呢?居然由蔑視科舉去參加科舉,其實他的叛逆性格並沒有改變,他中舉後,不感皇恩浩蕩,毅然出家,這就是看破紅塵的叛逆。在妻子寶釵的調教下,認識了做人的價值,這就是“枕頭風”的厲害。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為了報答王夫人的養育之恩,他才去中舉的,寶玉並非腹內草莽,雖不讀“四書五經”卻雜學旁收,追悼晴雯的《芙蓉女兒誄》就是一篇巨製美文,大觀園的題額和對聯也技蓋群儒。寶玉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考個把舉人臨時抱佛腳也不為遲,故中了舉人第七名。
說到這裏,後四十回應有兩種寫法;
1、堅持不參加科舉考試,然後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