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樓記54(1 / 1)

第五卷五味人生 第53章命運

如果有人問我:“你相信命運嗎?”我會回答:“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不信迷信,卻信命運。

不是嗎?一個剛會啼哭的嬰兒,生在豪門貴族可以享受榮華,生在窮苦人家卻要受苦受累。有權有勢的父母可以為子女設計前程,身為平民百姓的父母隻能順其自然,對子女的就業表現出諸多無奈,現實中的實例我不一一枚舉,我本人就有切身的感受。

我出身貧寒,父母不識字,且不識時務。1964年我剛滿十七歲,從某民辦財會學校畢業,當時西區工業局在學校挑選了十個優秀學員,準備集中培訓,再分配到基層集體企業擔任會計。在調檔時,別人都是高中畢業學財會,而我是初中肄業學財會,成績雖好,卻因學曆太低,準備將我的名額刷下來。聞訊後,父親帶著我來到招工單位。那時西區工業局就在原青年會區政府大樓辦公,集中培訓也在這裏。大門還站有警衛,父親彷彿進了大觀園,誠惶誠恐,幾經打聽才找到了局長,局長姓李,名顯華,李局長和我交談了幾句,便爽快地答應了,說:“盡招些女的,多一個男的也好。”僅隔幾天,街道居委會尤主任見我家困難,將一個招工指標首先送到我家,聽說是電力局,我父不問青紅皂白,一口回絕了,並充滿自豪地說:“我羅伢子有工作了,門口還有警衛站崗哩。”這個指標後來就送給對門李家兒子去了。當時我沒有在家,這些都是從我父親嘴裏得知的。聽後我也沒有在意,因為年齡小,且不知企業還有全民、集體之分,隻要有一個工作就行。

四十多年後我退休了,由於八十年代考取了國家幹部,最後是調往一家外貿國營公司退休的,每月退休工資有一千多元,回想當年招工的事,我想電力局也是企業單位,同在社保局拿工資,要高也高不了多少,心裏頓感平衡,沒有遺憾。

某日,我與退休多年的老街道主任尤玉華邂逅,她已有八十高齡了,還很健旺,一番寒暄後,我說:“向您老打聽一件事,1964年您是否送過招工指標到我家,聽說是電力局?”她答:“有這回事,不是電力局,是稅務局,後來這個指標送給對門李家長子去了。”我聽畢驚呆了,天啊!這就是“命運”啊!

如果我在稅務局退休,屬公務員,退休工資要比現在多一倍,如果我的父親有文化,有見地,向有見識的人討教一下,就不會貿然地回絕,大門有警衛站崗與我何關?我不過是在區政府大樓集訓而已,是要分配到基層去的呀!如果這位李局長不爽快答應,堅持“原則”把我刷下來,或者在我窮父親麵前賣賣關子,我的“命運”也許會改變啊!但是,沒有如果,隻有現實。是夜,我輾轉難眠,已經平靜的心泛起了一片漣漪,可能是心態不平衡,浮想聯翩。神情恍惚,忽然夢見我進了稅務局,不久便登上了局長寶座。權重一時,東家請,西家邀。每日山珍海味,得了一種富貴病,人雖不風流倜儻,卻美女如雲,投懷送抱,難效柳下惠坐懷不亂,害得後院起火,日夜不安,兩個兒子原本自強自立,現在什麼事都不幹了,專吃老爸的,還要賭錢打牌。隨後情人又反目成仇,不久東窗事發,朦朧中忽然看見兩個穿著警服的人拿著手銬進來大吼一聲:“起來,跟我們走一趟!”我嚇出一身冷汗,連喊“不要,不要”,就醒了。原來是我這個現代盧生的黃粱一夢。此夢雖虛妄,但使我的心態得以平衡,從夢境中回到現實。深感還是現狀好,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家庭和睦,子孝妻賢。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什麼叫“命運”?我認為“命運”是指人們對吉凶禍福,壽天貴賤一種無奈的表現。正如《莊子·人間世》所言:“知其不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命運”是命中注定,無可奈何,比如:某人誤了航班,避免了機毀人亡,養生之道者卻突然患有絕症,考場得意者卻成了書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歪打還可正著,同一水平的人,遇貴人可以改變一生,遇庸人可能懷才不遇,這就是“命運”。但“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去改變的。笨鳥可以先飛,殘疾人也可自強拿冠軍。最典型的是現任殘聯主席——張海迪同誌,是自學成才改變命運的楷模。同時性格也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自強不息的性格機遇多多,平庸懶散的性格與機遇擦肩而過。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初期,那些沒有當過公務員,也沒有條件進單位的人不是從事個體經營,也發家致富了嗎?即算當上了公務員,那時不是也有下海經商的嗎?是否下海?是由自信和性格決定的。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要不攀比很難做到,若用自己之優勢比他人之劣勢,心態就會得到平衡,“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世事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中國十幾億人口絕大多數是平民百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者常樂矣。因此,我不言悔,還懷念那位不在我窮父親麵前賣關子的老局長——李顯華。

200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