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集10(1 / 2)

第一卷 第10章野菊花

最早接觸野菊花是在杭州,有人拿了“野菊米”在班上泡茶喝,送我一些,才知道世上還有這樣一種茶。野菊米看上去綠豆大小,是野菊花在含苞待放時采下來烘幹或者晾幹的,野菊米在杭州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茶品,茶葉店大都有賣。這種茶喝起來有股濃烈的香味,味道有些微苦,和茶葉配在一起,可以提升茶湯的芬芳,是清心明目的好東西。打第一次喝過之後,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那鵝黃的湯色和特殊的味道,由此和野菊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杭州回來這些年,幹女兒常買了寄來給我,至今還有喝不完的陳貨。

野菊茶喝了數年,但從來不知道野菊花長什麼樣,以為這東西隻江南才有。去年入住澹然居,秋日裏隨意到村邊地頭散步,不經意的看見了遍地黃花,開的細碎稠密,枝幹上含苞待放的蓓蕾一粒粒圓潤可愛,和杭州的野菊米非常相似,懷疑這就是平常喜歡喝的野菊花,掐下來揉碎了一聞,馥鬱的芳香正是那熟悉的味道,問了村裏的長者,告說正是野菊花。於是采了些來泡水喝,那茶色竟然比杭州的野菊米還要漂亮,味道也好的多。有村民向我訴苦說她嘴上長了瘡,疼的不能吃飯,問我吃啥藥好,我就給他抓了一把野菊米,村民喝了之後很快就好了,之後逢人便說在這村裏住了幾十年,從來不知道這種東西能泡水喝,於是今年也都開始采了。有客人來,我就用自製的野菊茶招待,老朋友喝著好,來了就點要這個茶。

喝多了就喝出經驗來,在菊米中參些菊花好看也好喝。而烘幹的野菊花遠不如自然晾幹的好,烘幹的味道有些苦,菊花的顏色和香氣也大打折扣。而自然晾幹後的野菊花幾乎沒有苦味,保持了原有的形狀和芬芳,開水一衝,滿杯子美麗的淡黃色,花朵漸漸展開來在水中再次綻放,幽然的香氣隨著水溫四溢,很是養眼養心,更別說還有其他許多的好。

今年國慶節長假,正是野菊花初放的季節,不願意去湊那個擁堵的熱鬧,一家人就窩在澹然居,看看晨霧落霞,聽聽鳥鳴鵲唱,做點農事,拾掇拾掇菜園,將後院地楞上的待放的花苞或已然開放的野菊花采了來晾曬,這片菊花自春天生發以來就在這裏自由生長,既沒有汽車尾氣的汙染,也沒有行人雞犬的踐踏,有村民見了說那是野草應該拔掉,不然會影響其他農作物,我笑笑含糊過去,沒有同意。轉瞬夏天結束了,終於等到了她們回報我的時刻,野菊花和菜園裏的蔬菜一樣,都沒有辜負我,花苞稠密且顆粒肥大,恰逢一場秋雨,那一片一叢的野菊花被雨水衝刷的鮮嫩清爽,芳香撲鼻,甚是可人。用鐮刀割下來,堆放在後院的石桌旁,在午後清爽的微風中,在繽紛秋色的浸潤裏一邊閑聊,一邊采摘,一邊嗅著野菊花的幽香,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一種氣定神閑,那種寧靜的溫馨是素日所不曾有過的感受。采下的野菊花,細細選了,好的用來泡茶喝或贈送朋友,差點的就做菊花枕。以野菊花的藥性,想必對我的頭暈會有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