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常去世後,其子田襄子相齊,他加快了代齊的步伐。“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都邑大夫”,並與“三晉通使”,爭取外交支持。至其孫田和時,田氏家族“圖窮匕見”,推開傀儡,露出廬山真麵目,廢掉齊康公,至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列為諸侯,最終取代了薑齊政權,完成了齊國的地主階級革命,封建大廈在齊國矗立起來了。
雖然,田氏代齊是在孫子之後的事情,但由於孫武與田氏家族的淵源關係,田氏的興衰對他來說休戚相關,他當然要站在田氏集團的一邊,並在兵法中反映了田氏集團的進步傾向。
田氏家族也是當時著名的軍事世家。孫武的先人中不乏韜略出眾、戰功卓著的人物。他的曾祖父陳無宇,以勇力事齊莊公,“甚寵”。後來,在齊國內部陳、鮑家族甲兵伏擊對手,大敗欒、高氏,並“分其室”,表現出突出的軍事才能。
孫子的祖父田書,是無宇次子,字子占,官居大夫,也是一位謀略出眾的將軍。公元前523年(齊景公二十五年),齊軍討伐莒國,莒共公退守堅城紀鄣,企圖負隅頑抗,掙紮到底。齊景公命田書率兵攻打紀鄣城。田書兵臨城下,但並不急於進攻,而是詳細了解敵情,察看地形,他發現此地不可強攻,隻宜智取。於是利用夜暗,出敵不意,緣繩登城,及登上60人而繩索中斷,田書隨機應變,命城上城下的官兵齊聲鼓噪呐喊,虛張聲勢,莒共公不知真假,以為城門已破,如喪家之犬,望風而逃,齊軍遂兵不血刃攻入城中。田書在此役中所表現出的以奇製勝和沉著冷靜的高超指揮才能,受到齊景公的大力賞識。因此,當大軍凱旋而歸時,齊景公把樂安作為食采之邑封賜田書,而且“賜姓孫氏”以表彰其卓著功勳。
略早於孫武的田穰苴也是田氏後裔,一代名將。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晏嬰譽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曾出任齊國將軍,統率齊軍抗擊燕、晉聯軍對齊國的入侵。兵鋒所指、銳不可擋,迫使燕、晉聯軍倉皇後撤。田穰苴乘勝追擊,一舉收複被燕、晉所侵占的土地。齊景公論功行賞,尊其為大司馬。故人們也稱田穰苴為司馬穰苴。司馬穰苴治軍嚴謹,執法嚴明,其轅門立表斬監軍莊賈之事被傳為治軍史上的一段嘉話,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司馬穰苴還是一個軍事理論家,是一個能夠“申明”古者《司馬法》的人,對古代兵學思想的發展做出過自己的貢獻。
這種軍事世家的傳統即使在孫子身後也還綿延不絕。例如孫臏,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後世之孫也。”齊、魏桂陵、馬陵之戰,孫臏創造了“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的戰法,對後世兵學產生巨大影響,至今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孫臏在戰國時期的出現,使我們可以進一步肯定孫武所出生的田氏家族(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就是這樣一個長期延續、極有作為的軍事世家。
但是,和孫武一樣活於風雲時代,長於尚武國度,生於將門之家的年輕人何止孫武一個!然而,卻隻有孫武橫空出世,創立萬世不朽的業績,這顯然和孫武他後天勤奮努力的學習,孜孜不倦的追求息息相關,分離不得。因為,外因隻是條件,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