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8年,決定吳、越兩國命運的關鍵之役爆發了,這就是笠澤之戰。是年,吳國發生嚴重的幹旱,倉廩空虛,饑民被迫就食於東海之濱。勾踐召集群臣商議伐吳大事,謀臣範蠡認為興兵滅吳的大好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勾踐立刻動員民眾,集結部隊,征伐吳國:“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國語·越語下》)勾踐認為範蠡言之有理,決定動員越國的全部力量,大舉進攻吳國。

勾踐親自統率鬥誌昂揚、士氣飽滿的越軍主力迅速北上,直趨吳國腹心,一路開進到笠澤(水名,在今江蘇蘇州南部,自太湖東至海)。吳王夫差聞報越軍來犯,也被迫率都城姑蘇所有的部隊出城迎戰。吳軍在江北,越軍在江南,兩軍夾水對峙。

勾踐和範蠡針對渡河作戰的特點,巧用戰術,采取“兩翼佯動,中央突破”的戰法,打擊吳軍。他們在主力的兩側派出部分部隊,為“左、右句卒”(《左傳·哀公十七年》),在夜半時,鳴鼓呐喊,對吳軍進行佯攻。夫差以為越軍兩路渡江進攻,一時慌了手腳,遂倉促應戰,將吳軍一分為二,分別禦之,中了勾踐君臣的誘敵分兵之計。

勾踐見夫差中計,於是就及時下令越中軍主力人人銜枚,偃旗息鼓,從中路正麵潛行渡江,出其不意地從吳軍兩路中間薄弱部位展開進攻,兵鋒直指吳中軍大營。吳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吳左、右兩軍見中軍情勢危急,急欲向中軍靠攏,卻為越軍“左、右句卒”所阻擊,無法會合,陷於分散孤立作戰的處境,以致被各個擊破。

笠澤之戰使吳國遭受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到了公元前475年,勾踐決定給吳國以最後一擊,大舉進攻吳國,包圍了吳國都城姑蘇。勾踐采取長久圍困的萬全之策,將吳都姑蘇包圍得密不透風,長達三年,於公元前473年攻陷吳都。夫差逃到姑蘇山上,想學當年的勾踐,派人向其求和,以圖東山再起。諳熟此道的勾踐哪會給夫差同樣的機會。夫差無奈,隻好拔劍自刎而死。死前忄番然悔悟說:“隻是死者無知罷了,若其有知,我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伍子胥!”但已為時晚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如果歸隱後的孫武看到這一幕,其心情必然是痛苦不堪的,因為吳國畢竟是他曾經向往、投奔,並為之長期辛苦經營、施展才能的地方,吳國其實就等於是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呀!可想而知,這種打擊,對於一個垂暮的老人來說,是多麼的巨大而令人難以承受。

最後,值得特別大書一筆的是,孫武在臨終前的最後一段日子裏,盡管思想苦惱,精神上備受煎熬,可是卻依然沒有放棄對戰爭規律的探索、總結,以求為後人們提供有益的啟迪。這在他的兵法中有明顯的反映。《孫子兵法·作戰篇》說:“夫頓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這顯然是他對夫差放鬆對世仇越國的警惕,舉兵北上,爭當盟主,導致越國乘隙進攻,亡國破軍曆史悲劇的深刻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