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試製汽車初露鋒芒(1)(2 / 3)

引擎活動了,那廚房的案板也隨著它在抖動。實驗終於成功了。克拉拉興奮之餘,首先想到的是別吵醒了隔壁睡著的孩子。小引擎的成功是第一步,它更堅定了亨利要造汽車的信心。但真正的汽車所需的馬力要比這種引擎大得多。亨利前麵的路還很長。

亨利在電燈公司任職期間,還在青年會兼任機械課程的教學工作。通過他的一名學生,亨利結識了汽車發明家查裏斯·金。亨利對引擎感興趣,最初的誌向不是汽車,而是農耕機,他後來說過:“製造不用馬拉的車這種念頭,我最初認為並不實際,不如把引擎用在農業上。一架拖拉機可以節省很多犁田的力氣。我想發明機器來代替馬,因為養馬太費事了。”隻是由於環境的影響,亨利把他的誌向確定在汽車上了。

查裏斯於1896年自己造了輛汽車,但在試車之後,對它不甚滿意。當時法國造車水平高於各國,查裏斯決心赴法考察。臨行前他將自己的零件和圖紙送給了亨利。

亨利這時正在進行自己的研究。他是電燈公司的總工程師,對公司送電的安全問題負有責任,不能有絲毫懈怠。可是工餘時間,他又一頭紮進自己的實驗場,一幹就是大半夜。他的工作場所是公司裏一個堆放雜物的小房子。一次,他不慎將硫酸滴到了煤堆裏,弄出一股臭味,引起公司一些人的不滿。

於是隻好在外麵找了個地下室做實驗。

亨利邀請愛迪生電燈公司的同事比肖普、喬治、赫夫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共同研製一台四缸的發動機。亨利廢寢忘食地工作,使得同事們都納悶,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的覺。亨利自己不覺得疲倦,他對感興趣的工作一幹起來就不想歇手。研究的進展也不斷地給他增添動力,再加上克拉拉的支持(她對亨利成功的信念比亨利本人還要堅定),所以亨利總是精力充沛地工作著。但是分公司的經理仍然認為實驗分散了亨利的工作精力。

亨利的車子在查裏斯·金試車後的第三個月製造出來了。

這輛車子大部分是用木材製成的。外形比查裏斯的車要小,重量也減輕了一半(查裏斯的那輛車子重1300磅)。亨利造車,信守一條,就是要輕。隻有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提高速度。“胖子無法和瘦子跑得一樣快,但很多車都以增加重量來增加速度,我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力量的源泉竟是重量。”汽車初生的年代,亨利這個看法很正確。車子的重量減輕了,便能減少對車體的壓力和減輕引擎的負荷,車子可以走得更快,耗油更少,也更節省材料。但是,當科技日臻完善,汽車飛躍發展後,人們觀念變了,講求車子的平穩舒適和美觀,亨利卻未能及時跟上這個變化,車子一味講輕就不會太舒適。

他造的車確實輕,隻要拆下馬達,兩人就可以把車體抬起來。它的車輪像腳踏車輪,座椅也是腳踏車用的坐包。這倒是個革新,你如果一本正經地安上個坐凳,反倒會給人以馬車的印象。這輛車沒有喇叭,隻有車鈴,也沒有車燈,甚至還沒有方向盤,方向是由一根長杆控製的;引擎為四馬力,有二檔變速,分別為15邁、30邁;沒有倒擋,倒車就靠人推;也沒裝刹車,停車靠關掉馬達。

1896年6月4日,亨利萬事俱備,隻等試車了。在場的除了他真誠的妻子克拉拉,還有比肖普。

當他們要將車子開出去時,這才發現,他們幾個月來犯了個極其荒謬的錯誤:他們造車的場地原是間放煤的房間,房門跟普通房門一般大小,可他們造的車卻比這門要寬,看來開不出去了。要車子,還是要房子?要車子就要拆房子,要房子就得拆車子。亨利當然是要車子,隻好拆房子了。他們一齊動手拆掉門框,推倒半堵牆,這才把車子弄出來。

外麵下著雨,克拉拉趕緊跑進屋拿了把傘給他們遮雨。亨利站在車下,把變速擋放在空擋,再搖動曲柄,引擎立刻發動起來。亨利跳上車,把檔推到低速,車尾噴出一股煙霧,車子便慢慢地動了起來。在昏暗的煤油燈探照下,他們駛進底特律漆黑的林陰道。這一回,比肖普就像亨利曾做過的一樣,也騎上腳踏車。不過他不是跟在車後,而是跑在車前麵,一看到前麵有馬車,他就招呼他們:“注意,不用馬拉的車子來了!”試車是在淩晨兩點進行的,所以街上人不多。當車子在卡迪拉克旅館前拋錨時,才有一群人從旅館內跑出來看熱鬧。亨利和比肖普埋頭修車。這夥人嘲弄他們:“竟有人會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這個怪物上。”故障很快排除後,他們把車開回了貝格裏街的家。亨利對這次試車很滿意,認為達到了預期效果,並確定了下一步的改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