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此舉的目的,根本還是在於增強公司“凝聚力”,解決福特工人高達380%的流動率問題。而且這次增加工資,福特公司絕不是隻付出不收入的。改九小時二班製為八小時三班製,福特工廠24小時全天生產,工作總量大大增加,而工人的工作時間反而減少,兩全其美,福特公司一點也沒受損失。
增加工資一事在工人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一位工人的妻子說;“日薪提到5元後,丈夫把第一個禮拜的周薪30元拿回家時,高興得連晚飯也吃不下。我們的兒子再不必當報童了,女兒再不要去幫傭了。現在我們的家庭生活可說是幸福美滿。”福特工廠一片祥和氣氛,到福特公司謀職成了底特律人的向往。
當報紙報道這件事後,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不少人聚集在海蘭帕克廠的辦公樓前,天亮後,人數已超過一萬。由於天氣寒冷,這些衣衫襤褸的人等得頗不耐煩了。改為八小時工作製後工廠空出的4-5千個崗位,人數很快招滿。公司掛出了額滿的告示,但人群還是不散。第三天、第四天反而更多,有的甚至是從芝加哥來的。公司門前的秩序越來越亂,喝醉酒的,打架滋事的也出現了。有人還向福特公司人事部門的人行賄。
公司牆外貼出了用多種語言寫的告示,報紙上也刊登廣告,宣布停止招工,勸告那些外地人不要來底特律。
但是那些早已來了的人一心隻想找工作,根本不準備回家,也無錢回家,他們決心守下去,等待福從天降。
星期一的早晨,一萬多名求職者擠在工廠外麵。他們當中有的是頭天晚上就等候在這裏的,又冷又餓。他們緊緊地擠在一起,把工廠的大門堵住了。天亮以後,趕來上班的公司員工無法通過水泄不通的人牆,後麵的人也在不斷增加,工廠所有的通道都已堵塞。失業者把無名火發泄到那些穿著比他們體麵,指責他們不該擋住上班道路的公司員工身上。雙方衝突頻頻發生。當廠方試圖恢複秩序,開出一條路時,衝突更加激烈,一場混戰爆發開來。磚頭石塊滿天飛,樓房的玻璃被打碎,工廠的大門被撞壞,一些人趁火打劫,搶了附近的小商小販。這樣工廠不得不求助於警察,用水籠頭驅散了人群。
這件事又給了其他企業家攻擊福特的口實,把福特的濟世救民說成是死路一條的烏托邦,沒有罪狀的經濟破壞者。他們說,如果其他公司也跟著仿效福特,那會毀了整個國家經濟。
福特的這次行動的確使很多企業工人千方百計企圖跳槽到福特來。亨利後來不得不指示:隻能招收真正的失業者,不許挖其他公司的牆腳。
提高工資,縮短工作時間,以及文明的生產環境,使得福特公司充滿了勃勃生機。已經萌芽的勞工運動迅速平息,工人變動率降低到90%,缺勤率也由過去的每天10%降到0.3%。
工人都格外珍惜這份工作。福特公司的職工們開始有了一種幸運感、光榮感,當他們外出參加活動時,總是自覺地戴上福特公司的徽章,公司內部充溢著一種團結祥和的氣氛。員工也更自覺地維護公司利益。亨利成功地培養了他的工人愛廠敬業的精神。雖然增加了一千萬元的成本,由於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此後三年(1914—1916年)公司贏利分別達到3000萬元、2400萬元、6000萬元,超過調資前任何一年。
日薪5元造成的影響將亨利·福特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光輝,他真正成了美國的大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