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勸說陳公博(2)(2 / 3)

“可以,希望陳先生一家能在年底抵達上海,去那裏度新年。”

汪精衛豪爽地笑了起來,“至於陳先生感到愧疚,大可不必,俗話說:‘天子不差病人’,人們可以怨這怨那,但誰也不能怨病人!你年富力強,很快就會把因病失去的時間奪回來。”

“感謝汪主席對我的理解!”陳公博笑吟吟地說,他接著問:“我們大約什麼時候還都南京?”

“原計劃明年元旦,後來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許多工作沒有趕上來,隻好推遲到明年春。”汪精衛本想說幾句埋怨日本政府的話,但當著影佐說不出口,隻好自怨自艾了。“還都南京,等於一場新的革命,其任務的艱巨和複雜,不亞於當年總理成立民主共和國。工作繁重,人手又少,而你這位大將偏又害病幾個月,總是忙不過來,現在好了,一切工作已大致就緒,中央政治會議一開,把各院、部、委的人選確定下來就可實現我們的願望。”

李聖五和林柏生隨汪精衛來香港,主要是奉陪和應付意外,在陳公博麵前不好說什麼,一直沒有開口,現在見一切都很順利,更無話可說。但林柏生還有個任務,就是將隨身帶來的五千元法幣交給陳公博。

“這點錢,夠搬家的開支了嗎?”汪精衛問。“謝謝!夠了,足夠了。”陳公博接過鈔票,起身把它放在書案上。“老太太住在哪間房子?你陪同我們去看望她老人家!”汪精衛想到陳公博很聽母親的話,有意對老人家做做動員工作。

“母親的住房沒有這裏寬敞,我去把她請到這裏來吧。”陳公博猶豫著說。

“這就不順禮了!”汪精衛不同意,“那就這樣吧,由我代表同來的諸位向老太太致意問安,你陪同我去。”他從林柏生手裏接過兩個包裹,隨陳公博走了過去。

在陳老太太心目中,汪精衛有英雄和救世主的崇高地位。她見他帶著兩斤人參和一斤鹿茸來看望她,感到十分榮幸,趕忙取下老花鏡,顫巍巍地站起身來,雙手握著汪精衛的手深情地說:“我已經是離天的日子遠了,離地的日子近了的人,不用滋補了,這些人參和鹿茸,先生你留著自己吃吧!你為了救國救民,日夜操勞,滋補身子才當緊啊。”

“您老人家一定會長壽,今後的日子還長得很,很需要滋補滋補哩!”汪精衛的一腔熱血,被“救國救民”幾個字激發得沸騰起來,“這是一點小意思,聊表我和璧君對您老人家的一片敬愛之情,請不要嫌棄。”

“哎呀,哪裏還敢嫌棄,隻是受之有愧!”老太太手指皮沙發,“坐,坐,還是前年在南京見過麵,坐一會再走吧。”待兒子和汪精衛在她左右兩旁坐下來,親熱地問道:“璧君還好嗎?”

“孩子們都還好嗎?文惺該做母親了吧!”

“謝謝您老人家的關懷,他們都好,上個月文惺已做了母親,生了個男孩。”汪精衛偏著身子握著老人的手。

“汪先生福氣好,又做祖父又做外公了。噢!外孫子長得好麼,有奶吃麼?”老年女人總喜歡問些婆婆媽媽的事。

“長得好,有奶吃。”汪精衛雖然見老人家絮絮叨叨,但還是正經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