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勸說陳公博(2)(1 / 3)

汪精衛即使對陳公博裝病的懷疑消除了,但對他與重慶保持某種聯係或默契,是怎麼也消除不了的。近一年來,蔣介石開除了一大批追隨汪精衛的國民黨員,唯獨沒有宣布開除陳公博的黨籍,這難道是無緣無故的嗎?可是,汪精衛以陳公博與他的關係,陳公博與蔣介石的關係,反複進行比較之後,得出一個很自恃的結論:他與陳公博之間的關係天衣無縫,而蔣介石與陳公博之間裂痕累累,蔣介石要把陳公博拉過去相當困難。所以,他手下的人對陳公博的騎牆姿態產生懷疑時,他總是開導大家說:“陳先生與我同事二十多年,我很了解他。他不論辦什麼事,都有股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強勁。從事中日和平事業,他會一往直前的。”然而,陳公博自從三月底與他在河內分手以來,至今連封信都沒有給他寫,想到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就感到惶惑不安了。他想到陳公博與他二十多年的肝膽相照和今後共事的投機,如果這樣一個能幹而又貼心的親信倒向重慶,那麼,對他還都南京之後,工作上的損失無法估量,在他的集團裏造成的政治影響實在太大!於是,他隻好風塵仆仆親自來香港勸說陳公博去上海。

“在上海的中國同誌和日本朋友都惦記著陳先生的健康。本來,我和影佐將軍早就相邀來香港看望陳先生,由於我忙這忙那,總是抽不出身來。”汪精衛感情真摯地說,“現在,我們的工作仍然忙得不可開交,但考慮還都南京已指日可待,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與陳先生磋商,非來不可了!動身之前,我們幾位商量,如果陳先生的健康狀況仍然不佳,我們就在香港多待幾天,與陳先生磋商有關問題,如果健康狀況有好轉,就請陳先生與我同道回上海討論!”他欣然一笑接著說,“今天見陳先生的健康恢複得比較快,真感到由衷的高興了。”

“衷心感謝大家的關懷。”陳公博顯得很激動。

“帝國政府把汪主席、陳先生、周先生視為日華和平運動的華方三巨頭,所以帝國朝野一直對陳先生的健康很關心。”影佐微笑著加油添醋地說,“今年七月二十日下午,帝國外務省在給我的一份秘密電報中,特地問及陳先生的病情,希望陳先生早日康複去上海,與我們合作共事”。

“謝謝貴國政府的關懷,謝謝影佐將軍及日本朋友的關懷。”陳公博點頭致謝。七月底汪精衛派傅式說去香港看望陳公博時,也是這麼對他說的,“傅式說先生已及時將貴國政府的一片深情轉告了我。謝謝,謝謝!”

汪精衛知道陳公博在猶豫,就委婉地勸說道:“一年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時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變得對我們的和平事業更加有利了。蔣介石的徹底垮台已不是遙遠的事了。越是勝利在即,我們的工作勢必越加繁忙,而有些重大任務的完成非陳先生莫屬,請與我們一道回上海吧!”

陳公博雖然蟄居香港九龍,但經常關心汪精衛集團的事業,對汪精衛從河內去上海之後的情況很清楚,知道還都南京已不是紙上談兵,也知道汪精衛對他的器重,他的地位必在周佛海之上。他也關心時局,窺測風向,隻是對蔣介石是否很快就會徹底垮台,一時還拿不準。這是他腳踏兩隻船的症結所在。但是他具有應變的本領。與汪精衛見麵,就揣摩到對方的來意,思考著對策。現在,他裝出一副要拿定主意的樣子,神情懇切地說:“麵對當前的大好形勢,我既興奮又愧疚!汪主席回上海之後的七個月,是中日和平運動最艱苦的時候。而我重病,未能盡到自己的一分綿薄力量,實在是愧對汪主席,愧對新的中央委員會,也愧對日本朋友。”稍停他把皺攏的濃眉一下子鬆了開來,顯得略寬的嘴唇一張,好像要把許多話並成一句,提高嗓子說道:“我理所當然要跟隨汪主席走!請汪主席再給我幾天時間,把《苦笑錄》重看一遍之後,馬上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