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勸說陳公博(3)(1 / 3)

何玳姑、何珊姑是一對很不幸的姐妹。她們之所以遭到不幸,是因為長得很俊美。姐姐二十六歲,妹妹二十三歲,原來都在北平大學念書,因去年六月遭到日軍士兵的強奸,姐妹輟學來到武漢,找當時在國民黨政府實業部任國際貿易局長的哥哥何炳賢,請他設法轉到武漢大學就讀,可是,她們在鄭州轉車時,又分別被國民黨五戰區的兩個連長奸汙,以後到了武漢大學,仍然沒有逃脫淫亂者的手掌,大凡女人一旦不幸失節之後,不外乎兩種結果。有的變得格外謹慎和警惕,使不幸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並將此視為終身遺恨;有的一步失節,二步失慎,三步失態,四步五步就烏七八糟,與妓女無異。何玳姑、何珊姑走的就是後一條路。以後她們無心求學,竟淪落為私娼。今年七月上旬,姐倆隨哥哥投靠汪精衛集團。當時,哥哥和嫂嫂委婉地勸她們從良,各找個理想的男人成家立業,憑著她們的文化程度和一品美貌,找個好丈夫並不難。可是,她們感到結婚是一種約束,依然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這姐妹倆長得很相似,汪精衛在上海與她們見過幾次麵,仍分辨不出誰是誰。他打趣地說:“你們兩姐妹長得一模一樣,說話的聲音也差不多,最好在臉上做個記號,不然我分不出誰是玳姑,誰是珊姑。”

“我們姐妹還是有區別的,汪主席您多與我們見幾次麵就分別得出來了。”何玳姑臉上堆滿了笑意。“我們姐妹主要區別是,我姐姐長得略胖一點,我長得略高一點。”何珊姑笑著補充說。

“除此之外,玳姑好比在舞蹈學校練過功的姑娘,走路別有一番矯健的風韻,珊姑走路輕盈盈的,但外柔含著內剛,也有一種特殊風韻。”陳公博自然觀察得很細,做進一步說明。

“好了,好了,以後多見幾次麵就分辨得出來了。”汪精衛說,“現在,請你們姐妹倆說說近兩個多月以來聯絡站的情況,哪位先說?”

“這兩個多月以來沒有什麼新情況。”何玳姑沉靜地說,“自從十月三日,張斌、劉培緒和繆徵流三位先生從這裏去上海之後,再沒有人投奔過來。海外朋友的贈款,十月二十日收到泰國華僑張緒行先生彙寄來的三十二萬元法幣之後,也沒有新的贈款來。”

“這裏的情況陳先生很清楚。近兩個多月來,我和姐姐閑的無事,就幫華南日報館抄稿子。”何珊姑說,“我和姐姐都想回上海,陳先生說沒有得到汪主席的同意不能走。”

“她們在香港玩厭了,隻想早點離開這裏。”當然,陳公博不讓走的真正原因,她們很清楚,也想從他身上獲得某種好處,比如幾天前,每人各得三萬元法幣,也就勉強待下來。

“近兩個月來,從重慶那邊過來的人都直接到了上海,海外朋友的贈款也都從金城銀行上海分行轉給我了。我看,這裏的聯絡站可以撤了。”李聖五提議。

“李先生的意見值得考慮,汪主席!”林柏生說。

汪精衛不知道這對姐妹那不幸的遭遇和後來的淫蕩,也不知道她們與陳公博的這段豔史,想了想說道:“同意聖五兄的意見。陳先生計劃近幾天離開香港,你們兩姐妹與陳先生一道回上海吧!”

接著,汪精衛一行和陳公博接見了《華南日報》的全體工作人員,對他們過去的宣傳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賞賜一萬元法幣,鼓勵他們繼續為還都南京鳴鑼開道。第二天,汪精衛等人乘坐同一架小型客機離開香港,經廣州返回上海。

陳公博回到九龍寓所不上半個鍾頭,宋子文來了。他與宋子文曾經有段較好的交情。一九二八年,他在上海創辦《革命評論》時,每月從當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手裏領取三千五百元的補貼。今年五月十日,兩人曾在宋子良的香港寓所密談過。這回見麵,雙方幾句客套應酬就進入了本題。宋子文把蔣介石的親筆信和三萬元法幣的提款單交給陳公博,然後直言說:“看樣子,公博兄的身體健康恢複得很快,這回該可以與我一道去重慶了吧!”